第264章 简雍上京记
雍凉的大地上春色还未彻底来到,但春风已经先吹拂到了简雍的脸上。
骑在马上的简雍腰胯随着大马前进而有节奏的摇摆,丝毫不影响拿在手中的小本子上写写画画。
雍凉广袤,来此之后别的不说,骑术那是真的日日都有精进。
并不出简雍的意料,长安克复的消息很快就从前线传回,并通过简雍镇守的上邽散播到了雍凉大地上。
于是顺理成章的,诸多三秦旧人便迫不及待的踏上了返乡的路途。
这些因为兵乱迫不得已背井离乡谋求生路的人,如今在听闻又一位刘姓宗室还定三秦之后,不需要什么慷慨激昂的号召,返乡就成了一个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一个选择。
对这些日日面朝黄土的人来说,他们并不懂什么天下大势诸侯争霸,他们只是记得这片土地上数百年前的历史。
刘皇叔既然还定三秦,那这乱世应当是要结束了吧?
既如此,如今开春正适合返乡,路上若是走的快一点,说不得还能将荒田翻翻土种一季麦子。
而且出来了一年多,屋子应当也要修缮了,村头的水渠也应该找两个小伙子好好掏一掏了,稍微一算便发现有得是要忙的事情。
故而从上邽经过的百姓皆脚步匆匆。
这种情况下简雍也完全不需要犹豫,将上邽的镇守暂时交予庞德,随即便迫不及待也骑上马朝长安进发。
开春的景色正好,简雍刚好也骑在马上将出陇山的见闻细细记录一下。
毕竟一想到后世雍凉的荒凉景色,简雍就觉得眼前的一草一木都值得细细描述一番,好让后世的后辈知晓:
雍凉并不贫瘠,这里也称得上水草丰茂啊。
不过眼前的景色还是让简雍略有唏嘘:
一岁前风雪入雍凉,誓助主公定关中。
看今日开春出陇道,三秦还定如旧时。
不过这么一回顾,简雍才忽然想起来:
马孟起呢?
前线的战报是一直有往上邽送的,因此简雍对主公如何还定三秦也是知道的很清楚的。
马孟起街亭破张郃,协同子龙夺陈仓,并随后领军逼退张郃使其不得援关中。
这些都被清楚无误的写在战报里,但后面破长安怎么对马孟起只字未提?
简雍心中好奇,但也只能暂且按在心里,毕竟他此去长安并不着急,完全可以优哉游哉的逛过去,只当是踏青。
马孟起在何处,到了长安后应该自会知晓。
上邽往西是临渭,从此处过时,简雍见到临渭县北起了一片新的坟冢。
其中安葬的应当是此战阵亡的健儿们。
不过略显新奇的是,坟冢前端的道路旁是一个小小的祠堂,上书靖安二字,门上还刻有一副对联,单观笔迹便知道是孔明的手笔。
左联赞颂健儿勇烈传千古,右联祈福英灵安宁祭祀不绝。
祠堂内陈设也相当简单,一尘不染的祭台,三两安静燃烧的香烛,以及一面无字的虞主。
靖安祠离道路很近,因此有不少百姓也选择在此歇脚,甚至简雍还看到有百姓自发放了简单的贡品。
一张干净的饼子,半捧种子,甚至还有一截洗干净可以充饥的草根,这便是百姓能拿出来的不多的东西。
但简雍知晓其背后意义要更大:祠庙皆有规格限制,民间不可立。
皇家有太庙,诸侯王公有宗庙,世家大族有家庙,黔首只能路祭。
如今这靖安祠的虞主虽然无字,但应当只是设立时比较匆忙,等长安安定后必然也还会调派人手过来完善此祠。
点察名册,刻录名字,春秋永祭,与汉同飨。
简雍想象得到,这般举动必然会招至公卿世家不满。
但……谁在意呢?
简雍轻笑,他也看过光幕,也知晓后世那武侯祠香火有多盛,更能清楚看到后世那名为博物馆的建筑对其历史清楚的记载。
而自始至终始终如一的还有那对百姓的重视。
无民不成国,无卒不成军,这是如今玄德公和几位军师再清楚不过的认知。
公卿世家不满这祠堂的逾制又如何?玄德公还定三秦又不是借助彼辈之力。
于是简雍的心情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不仅认真祭拜了一番,还认认真真将这靖安祠的模样记到了本子里。
诸般事了之后,转身离开前简雍还听到了两老者对话:
“老张不祭奠一下你大儿子?”
“能成吗?大郎乃是死于去年,而且是被征入了曹军……”
“嗨,我去后面墓园祭拜过了,里头安葬的也有曹军,玄德公不会计较这个。”
“那……我拜拜?”
“快点儿的。”
一声呜咽的哭声跌入尘土,也让简雍幽幽叹了一口气。
东出河谷道便是陈仓,只需要看看陈仓的矮墙简雍就知道这里为何会被赵马二位将军攻下了。
毕竟只需枯水期结束此处根本不能行军,自然也就没有筑高墙防守的必要。
不过此处守将或是看百姓辛苦,令士卒支了一排茶水摊供往来的歇脚,也被简雍记在本子里。
并不打扰此处守将,简雍骑着马越过陈仓继续往东,随即关中八百里秦川沃土那一望无际的模样映入了简雍眼帘。
见多了巴蜀峻山,看惯了雍凉丘陵,如今眼前的景色对简雍来说堪称舒坦。
一年前虽然也是从此处去雍凉的,但彼时乃是数九寒冬且心事重重,与此时必是不能比。
就这般走走停停,令简雍颇为意外的是到了郿县竟还遇到了一个熟人。
“大郎君?”
“大郎君!”
这般稍显不伦不类的称呼让简雍迷惑了片刻,但随即便反应过来这是在叫自己,循着呼声望去简雍就看到了一个满脸喜色的老农。
常年走南闯北的简雍记忆力相当好,因此瞬间便记了起来,大笑着迎了上去:
“老丈这是又弃了汉中的良田?”
简雍还记得一年前曹军与韩遂马超联军战于潼关时,他在褒斜道遇到了这家子逃难去汉中的。
当时老丈还坦言,与其面对乱兵还不如逃了汉中去入了五斗米教讨一口饭吃。
如今在此处相见,眼见老丈精神矍铄,彼时被抱在怀里的幼子此时也满脸好奇看着他,眼中多了灵动之感。
两个女儿脸上的愁苦之色消去大半,小女儿旁边还有一个面色憨厚的汉子此时正在亲昵的与其询问情况。
只是扫了一眼简雍便顿觉欣慰不少,打趣道:
“老丈可是回来传五斗米教的?”
老农顿时佯怒:“大郎君好不晓事,老汉我凭手种地,何须入那五斗米教?”
寒暄过后两人便是一起大笑。
说来奇怪,当时两人只不过攀谈了几句并不算是有什么交情,但如今再见却宛如老友一般,简雍更是毫不客气的夜宿老农家里。
夜间闲谈时也不可避免的说起彼此经历。
对老农说颇为简单,入了汉中后还没等纠结完要不要入教,五斗米天师就被刘皇叔天兵打得仓皇北逃。
本来还在哀叹逃入汉中也没逃过兵乱,没想到汉中反倒迅速安定下来,甚至还分到了田地,被授种田、沤肥、灌溉等法。
两个女儿更是还去学了织造的手艺,令这老农惊喜异常。
“那老丈留在汉中不好吗?”
“皇叔还定三秦,兵灾已无,何不归家?”
老农一脸理所当然的反问。
被热情招待后,第二日简雍离开时还被老农一脸神秘的拉到一边窃窃私语。
重新上路后有亲随好奇问刚才说了什么,毕竟刚才简先生那一脸哭笑不得的表情实在明显。
说起此事简雍反倒是满脸笑容:
“老丈说看我略有才学,不如投了玄德公谋一份差事,好过做这商贾营生。”
“还说我这来往雍凉,脸皮都没去岁白净了。”
于是欢快的笑声洒满了队伍前前后后。
过了郿县后长安便很近了。
再见长安,对简雍来说最大的改观便是这座大城似乎多了不少生气。
比如牵马入城门时简雍特意左右看了,道路两旁并无冻毙的尸体。
结果反倒因为分神左右看,被一对嬉戏打闹的少男少女撞到了一下。
“狐笃等等我,公告有说报名持续到五月呢,一定能赶得上!”
“早点报名方可安心,李老丈去买宅院还不知是否顺利,报完名后刚好去问问你爹爹是否需要帮忙。”
眼见撞了人,这少男少女赶忙致歉,简雍大度挥挥手表示无事。
眼见着这对儿少男少女连走带跑的走远,简雍摸了摸胡子反倒是有点惆怅自己的年岁了,随即便想起来后世那文人的感叹了:
“宁为太平狗,莫作乱世人。”
随即简雍不由得失笑,摇头前行。
无论是汉中还是成都与长安都没法比。
虽然一时间不知道去哪儿寻找玄德公,但牵着马匹的简雍在街上逛得安然闲适。
沿着大路,人潮将简雍带到了人最多的一处所在。
眼前的建筑已经简单修葺了一番,故而轻易便认了出来。
“太学?”
随即简雍便看向人潮涌向最多的两个方向,借着身高优势轻而易举便看到了两处前端挂的两个牌牌:
“农学报名处?”
“匠学报名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