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当太子

第三百零二章 玄奘的归心

我在大唐当太子 张九文 5083 2024-08-31 21:35

   殿外,东阳还在与爷爷争吵,从以前开始养病,爷爷现在能喝酒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也是因爷爷的身体每况愈下,年龄越大,身体的机能也越差。

   再喝酒,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负担,经过东阳的一番劝说,爷爷又要开始戒酒了,至少到来年开春之前都不能饮酒。

   如果换作父皇去劝说,爷爷是绝对不会妥协的。

   东阳去劝说爷爷,更有效。

   母后正在与宁儿说着话,李承乾就在父皇面前坐下,往碗中放入一些茶叶与陈皮,泡上一碗茶水。

   李世民看着儿子的茶碗问道:“你这是……”

   “陈皮,父皇要不要也放一些?”

   李世民往茶碗中放入茶叶,摇头道:“朕不喜茶水中有别的味道。”

   李承乾看了看茶叶的量,道:“父皇是人到中年,茶是越喝越浓了。”

   “唉……”李世民长叹一口气,缓缓道:“朕也不知为何,泡少了便觉得没滋味。”

   父子俩拿起茶碗,饮下一口茶水,又同时放下茶碗,目光看着坐在婴儿车内的两个孩子沉默不语。

   坐在崇文殿的屋檐下,一旁的太监还在往炉子中放着木材。

   李世民又道:“今年来朝的使者中,靺鞨的使者说他们烧煤取暖。”

   靺鞨是一个部落国,是生活在高句丽以北部落小国,他们那里的人喜欢用雉尾来做发饰,也就是鸡翎子。

   李承乾道:“烧煤会有黑烟,用久了会生病。”

   李世民坐得端正,又道:“可煤石能够烧更久。”

   李承乾还是摇头道:“父皇是找不到东征的借口了吗?就算是要为东征找借口,去寻找美人都比挖煤更有信服力。”

   “嗯……”

   李世民又是沉吟半晌,似想起了往事,不悦道:“看来是温老先生过世得太早了。”

   李承乾又道:“新罗使者如何了?”

   李世民反问道:“四方馆的事你应该比朕更清楚。”

   “儿臣听说新罗的女王给父皇写了一封情书?”

   “情书?那是国书!”李世民板着脸道。

   “呵呵……”

   听到儿子轻蔑的笑声,李世民接着又道:“你笑甚?”

   李承乾感慨道:“如果只是国书,母后又怎会将新罗的国书给撕了。”

   今年还未过去,来唐的使者中新罗使者最为跳脱,也不知道是不是新罗风俗的缘故,新罗女王给天可汗的国书十分之动情又肉麻,国书的内容上写满了她对天可汗的向往与期盼。

   一国女王不要脸到这种地步,实在是令人叹服。

   说不定这位新罗女王还没见到她向往的天可汗,可能就会突然死于非命。

   现在新罗使者就在四方馆,他们与各国的使者一起,都在西方馆进学,由礼部鸿胪寺照看着。

   “朕还听说近来你对诸国使者的回赠越来越小气了。”

   李承乾摇头道:“父皇,每年的新年朝中开销是很大的,能省则省,再者说有些东西在长安不值钱,可当他们拿到千里之外的各国,那就是价值不菲的,对他们来说不亏。”

   李承乾接着解释道:“儿臣送回鹘人使者纸张,回鹘人不会用纸张,这不代表纸张没有价值,如果看到事物的价值只在乎眼前的实用价值,那就是短见,他们的短见与儿臣无关。”

   “就像他们觉得纸张不好用,跟他们用纸张来做什么有关,与纸张的价值无关。”

   李世民抚着额头,又听得有些晕了。

   李承乾又道:“我们的纸张用来记录学识传播知识,纸张的价值很大,但他们用纸张来如厕都嫌硬,这不代表纸张没价值。”

   现在李世民终于有些听懂了,缓缓点头道:“以后你我父子之间的谈话,不用与朝章政事那样。”

   “儿臣近来太忙,一开口就是这些话,让父皇见笑了。”

   “也怪朕让你的职权太多了。”

   “父皇说笑了。”

   李世民从袖子中拿出一卷书信递上,道:“这是松州送来的密信。”

   李承乾拿过密信,封口处的封蜡已不在了,看来父皇是打开看过,打开这卷泛黄的纸张,看着上面的字迹,上面说的是齐王李佑的事。

   “他们让佑儿在青海种田。”

   “这种事,父皇处置就好。”

   李世民又将密信放入了炉子中烧毁,又拿出一个小罐子,打开小罐子洒出一些晶莹的盐粒,道:“这是他们在青海腹地找到的盐湖,发现了这种盐。”

   李承乾笑着点头,有些事不用说,父皇就会安排人去做。

   当唐军拿下了青海全境,发现盐湖是迟早的事,哪怕松赞干布藏着掖着。

   “恭贺父皇,发现了一座盐湖。”

   李世民困惑道:“这件事是你崇文馆的人发现的,告知了牛进达才将消息送来。”

   “是吗?”李承乾悻悻地摸了摸鼻子,又道:“那崇文馆大功一件,父皇要如何赏赐?”

   “崇文馆是你东宫门下,是你的事,与朕无关。”

   李承乾低声道:“为了盐湖,松赞干布会与唐军拼命的。”

   “朕知道,牛进达送信来时就派了兵马驻防盐湖。”

   吐蕃是个很富裕的地方,富裕到他们有盐湖,有牛羊,有马匹,还有雪山与水源。

   因此禄东赞说吐蕃很贫瘠,这句话有失公允。

   如果吐蕃与世无争,他们依靠雪山与牧场而活,积攒数十年的实力,或许会更加的强大。

   但世事总是复杂的,这世上有一个松赞干布,也有一个天可汗。

   况且松州一战战败之后,牛进达将军一直在让部下适应吐蕃的气候,高原不是不可战胜的,即便是少部分的精锐进入高原,也能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东宫所有人都在围着小於菟与小灵鹊很是热闹。

   皇帝父子倒是显得有些被冷落了,提着鱼竿就去了太液池钓鱼。

   李世民踩着积雪,来到太液池边,远望龙首原方向,道:“丽质她们还没去北苑?”

   北苑是现在龙首原那处宅院的名字,李丽质起名叫作北苑。

   名字越简单,越体现了妹妹对那里的看重,北苑会成为她的事业起点。

   小鹿长得很快,现在已有半人高了,它们踩着冰面,昂着头正看着太液池边的父子。

   又有小鹿来到皇帝的身边,用鹿角撞了撞皇帝。

   太监也不敢惊扰这等瑞兽。

   李世民将鱼线放入儿子凿开的冰窟窿中,问道:“玄奘近来没有给你来信了?”

   “儿臣与玄奘来往并不多,也不认识。”

   “他不是每年都会给你送信吗?”

   “是吗?”李承乾迟疑地思量着,玄奘来信的频率的确是一年一封,而且不是在早春时节就是在冬天。

   如今坊间传闻,东宫太子与玄奘虽说从未谋面,却成为了天各一方的笔友。

   “可能是孤从未给他回信,玄奘自觉没趣,也就不会来信了。”

   李世民笑着不语。

   李承乾收紧身上的大氅,提着鱼竿注目观察鱼线。

   不多时,就有太监脚步匆匆来到太液池边,手捧着一卷布,道:“太子殿下,玄奘来信。”

   李承乾又惊疑地看了看父皇,拿过这卷信,打开看着信中的内容。

   有些事父皇知道得肯定更快,说不定父皇都能说出这封信中的内容,故意这么一问,早就知道玄奘的信在路上,说不定信入关的时候就知道了。

   李世民道:“玄奘坚持每年都给你来信,你却从来不回他的信,这不是一个太子的风范。”

   李承乾看着信中的内容,原来在天竺的玄奘也听说了天山的那场大仗。

   大唐这个强国扫平天山的消息不仅仅是唐人知道,吐蕃,波斯哪怕是大食说不定都已有所耳闻。

   在这个战争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大唐扫平了天山,如此巨大的动静,他们岂会不知。

   更不要说远在天竺的玄奘,玄奘是唐人,他受天竺王的礼遇自然会将消息告知玄奘。

   李世民道:“他信中都说了什么?”

   李承乾回道:“玄奘说,天竺王希望他能够留在天竺,给予他崇高的地位不说,甚至给他送美人,用尽了手段,甚至已开始威逼他,让他不得离开天竺境内。”

   “呵呵呵……他们不是将玄奘俸为座上宾吗?”

   “大唐太强大了,他们留下玄奘是为了防备将来可能出现的争斗,如果玄奘成了天竺王座下的大臣,大唐就可以与天竺成为邦交。”

   李承乾继续看着书信,“玄奘还说他祝贺我们在天山的大胜,他已决意回唐,哪怕是天竺王将他杀了,他会让人将他的尸骨带回大唐,如果一切顺利,当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他已在回来的路上了。”

   李世民感慨道:“玄奘这一趟去天竺容易,回来难。”

   “儿臣觉得也不难,玄奘的归途多半会顺利许多,过境泥婆罗的话,可以直到吐蕃,进入吐蕃到了青海就是大唐的地界。”

   “承乾,你想得太简单了,天竺王难道不会拦着通往吐蕃的要道,即便是玄奘到了吐蕃,松赞干布会轻易将他交还给大唐吗?”

   用父皇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时代的人心,确实是另外一番感受,玄奘去天竺不容易,回来更不容易。

   当初天竺王待玄奘如同座上宾,并且举国欢庆,那么现在天竺王得知玄奘的归心,也可以翻脸囚禁玄奘。

   这就是功成名就的玄奘,他成了一块香饽饽,谁都想要控制他,争抢他。

   国与国之间的事从来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更不要说现在的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形势。

   要是松赞干布用玄奘交换禄东赞,李承乾觉得满朝文武一定会拒绝交换人质的要求。

   他松赞干布不清楚自己的斤两,胆敢与大唐交换人质,他什么实力敢这般叫嚣。

   耳边是父皇嚼着核桃的动静,父皇剥开一颗核桃,将一些核桃仁喂给一旁的小鹿,而后自己还吃着。

   写满字的布绢就被太子放在了一旁。

   当皇帝与太子看了玄奘的书信,都不在意,任由一阵风吹起这块布绢,落在了雪地上,而后又是一阵风吹到了更远处。

   刚融化的雪又在夜里凝结成冰,当有太监再次捡起这布绢之后,它已被冻得硬邦邦,上面的字迹也模糊不清,只留下一条条被浸湿的墨迹,依稀能够看到这上面曾经留下了字迹。

   冬日里,中书省还在忙碌,京兆府也在安排各县的生产事宜。

   李丽质带着东阳还有两个弟子来到了北苑,守卫在门口的薛五娘躬身行礼,看着公主殿下走入这处别苑,重新站直继续警惕着四下。

   四个女子一路走到北苑最中心的一间大房子,推开门入眼的是几张桌子与几个书架。

   李丽质坐在上座,拿出算盘吩咐道:“将今年各县的产值拿来。”

   小武闻言便快步跑到书架前,拿出几卷卷宗。

   “京兆府整理的各县生产盈余卷宗可有送来?”

   闻言,小慧也从书卷上拿出一卷的卷宗。

   她们坐在屋内开始了今天的工作,她们要为来年的各县生产做出批注,在了解各县生产事宜的同时,李丽质也在用理论知识一次次实践到生产。

   临近入夜时分,李丽质这才与东阳,还有两个弟子走出北苑,在薛五娘护送下回去。

   到了太液池,让薛五娘送小武与小慧回家,李丽质与东阳则走向东宫。

   安静的夜空下,风又大了一些,李丽质注意到了远处的水榭有火光。

   几头小鹿迎了上来,东阳弯下身抚着小鹿的脑袋,道:“是皇兄还在钓鱼吧。”

   姐妹俩走到水榭边,看到水榭内正是父皇与皇兄,还有小兕子。

   东阳快步走入水榭内,坐在小兕子边上,伸手探向炉子取暖。

   明达拿出一些干枣,刚将枣递上,就见一头小鹿将她手上的枣迅速咬走,而后走到一旁在水榭外嚼着。

   明达气鼓鼓地模样瞪着它。

   李丽质笑道:“无妨,回了东宫再用饭。”

   东阳道:“父皇今日怎有闲心钓鱼了?”

   “工部还没造好朕的拼图,近日闲来无事,便与你皇兄来这里钓鱼。”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