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我煮的猪食啊,你们咋都抢着吃?

第229章 男人至死都是少年!

   林枫把小车车开到田边上,跟教授打过招呼。

   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问那群大学生:

   “你们要试试吗?会开碰碰车的就行。”

   大学生们:!!!

   还有这种好事?!

   “我来,我来!”陈一凡立马报名。

   而柏文韬也不甘落后。

   但李教授却是一马当先,直接坐到了小车车上,问林枫:

   “小林,这咋操作的?你跟我说一下。”

   大学生们:教授是什么时候上去的?

   身为教授,不讲武德。

   林枫:……

   他有些无奈,但还是尽心尽责的给教授解释它的用法。

   “这里是方向盘,控制方向的。”

   “脚下和开车差不多,右边是油门和刹车,但是左脚是控制刀片的。”

   “车上面还有大屏,可以选择是小麦,大麦或者是水稻等功能。”

   “这块,我已经调好了。”

   李教授试验了一下,发现是真的很简单。

   于是,他立马就开着小车车,到旁边的田里面去试验新的农具了。

   看到陆教授和薛教授也是一脸感兴趣的模样。

   林枫就知道,他们等会儿一定也会去试试。

   学生们人微言轻,只能往后面排。

   等他们的教授玩够了,不是干够了,才能上手。

   但薛教授比起去亲身尝试,他更感兴趣的是。

   这个小车竟然能适用这么多种农作物?

   林枫挠了挠头,说:

   “可能是因为它只能起到一个切割作用吧?”

   没有脱粒,粉碎等功能,可不是能适用很多种农作物。

   薛教授一想,也对。

   这个小车,看着高大上,其实就和镰刀的作用差不多。

   他继续问:“那你脱粒咋办?”

   林枫嘿嘿一笑,说:

   “我还有个脱粒机,正准备回家拿呢。”

   薛教授点点头,说:“行,那你回去拿吧,这儿有我们帮你看着。”

   看李教授转的差不多了,薛教授赶紧往田里面走。

   下一个该轮到他了。

   刚刚他还看到了玉米的选项,收玉米的时候一定仔细体会下,有啥差距。

   林枫看着格外积极的老教授们,只能对等在田边上的学生们耸耸肩。

   没办法,谁能拒绝新玩具呢?

   老教授也不行。

   什么叫男人至死都是少年?

   这就是了。

   系统里抽到的脱粒机也是多功能脱粒机,但是有两台。

   一台是供小麦水稻这样的作物使用的,一台是为玉米大豆的等作物准备的。

   一台小小的脱粒机,也带着履带。

   主打的就是一个,哪里想用就开到哪里。

   大学生们此时已经自主的进到田里,把割下来的小麦往田边上堆。

   看到林枫这台新来的小车车都惊呆了。

   柏文韬抱着一大捆小麦,嘴里喃喃自语道:

   “等会儿,我得问问林哥,这玩意儿再哪买的,我也想要一套。”

   他馋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好不好?

   什么手办,什么汽车模型,有这种东西好玩吗?

   不但好玩,还能用。

   买了也不怕挨骂。

   他旁边的马哲斌,看了柏文韬一眼,没说话。

   柏哥家里有钱,买这机器就和买玩具一样。

   但对他来说,还是联合收割机更加实用一点。

   就算没钱雇大卡车,配合三蹦子也能运粮。

   有买这些小东西的钱,直接拿着补助去买一台收割机。

   自己家的地收完了,还能去村里面赚个零花钱,那多合算?

   但试试还是想试试的。

   毕竟,这种既新奇又好玩的农具,估计他也只能在林哥家见到了。

   林枫把它在大田边上停好,先在屏幕上面点动几下,找到小麦选项。

   然后在出口处套上袋子,一切准备就绪。

   现在只要在入口处放上麦穗,机器就能把上面的麦粒打掉,通过机器进入到下面的口袋中。

   然后人只需要把手里剩余的秸秤,扔到一边就行,再换一把就行。

   如果麦子堆的好,直接坐着干也不是不行。

   因为对于新玩具的好奇,不管是林枫还是学生们,都干的都可起劲了。

   没一会儿,李教授他们也走了过来帮忙。

   收割机则传递给了机智的,早已经等在一边的柏文韬。

   “先打这一亩,来个人去把咱们的称给推过来。”

   李教授吩咐道,“看看你们林哥家的一亩地,产出到底是多少。”

   他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两个人,朝着服务站的方向跑去。

   李教授和薛教授他们则蹲下身子,亲自查看从机器里出来的麦子。

   金黄色的麦粒,颗颗都是饱满又圆润。

   光是从长相上来看,就是非常讨人喜欢的样子。

   而且,基本没有什么秸和碎沫,很干净。

   “你们看看,这一穗麦子,基本都是颗颗饱满的,瘪粒啥的基本没有。”

   李教授看了半天,直接从旁边拿过来一枝还没被打谷机摧残的小麦。

   用他自己布满老茧的手,轻轻一抬再一搓,呼口气。

   手心里就是一小把跟袋子里质量一样的麦子。

   陆教授看了好几眼,问:“这是熊蜂的原因吗?”

   李教授摇摇头,“我觉得麦子本身的原因更大一点。”

   “说是熊蜂,其实林枫家的熊蜂,难道没去过咱们那边的田里么?也不可能的。”

   十几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一亩地的麦子,就被装袋完成脱粒。

   接下来就到了激动人心的,上称环节。

   李教授看了看那边的袋子,估摸着说:“至少1500斤。”

   陆教授和薛教授脸色一凝,问:

   “真的能有这么多吗?”

   1500斤是什么概念?

   年景不好的时候,小麦出产三五百斤是常事。

   要是每亩地产量能达到800到1000斤,那得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才能达到。

   1200斤以上,那更是凤毛麟角。

   偶尔出那么一亩,农户嘴都能笑歪了。

   16年创下1600斤的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如果林枫家的小麦亩产在1500斤,那么……

   几个教授对视一眼,心里的想法都差不多。

   一袋一袋上称,一个数据一个数据累积。

   “卧槽!这已经700了吧?”

   马哲斌心里盘算了一下。

   “嗯,715,还没称完呢。”

   负责记录和计算的同学,使劲的点点头。

   “现在就715了,等称完还不得破纪录啊?”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