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齐晓天!
“你想要烟盒做烟卡?”杨诺出声询问道。
画中的那位军人听到这话,脸上明显露出了茫然之色,显然没能理解杨诺所表达的意思。
杨诺见状,不禁微微摇了摇头,接着他动作轻柔地从烟盒中抽出一根香烟,然后缓缓地试着将其递向画中的军人。
就在香烟与那水墨画接触的瞬间,令人惊奇的一幕发生了,画中的军人竟伸出手,稳稳地接住了那根香烟。
香烟那深黄色的烟嘴,在进入水墨画的刹那,神奇地变成了浅黑色,原本洁白的烟身,也仿佛被一层淡淡黑色的线条所勾勒。
画中的军人,将香烟拿在手上,眼睛一眨不眨地仔细端详了好一会儿,这才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入嘴中,看样子是准备点燃。
可他左顾右盼,任他找了半天,却怎么也找不到打火机或者火柴这类能够点燃香烟的物品。
杨诺心地善良,将打火机凑到他的嘴边,然而,就在打火机即将挨到纸张的时候,军人面露焦急之色,急忙往后退去,慌乱之中脚下一个踉跄,竟然直接掉入了悬崖。
“嗯?!”杨诺也是当场愣住了,他心中暗自思忖,这个《华夏影史》可是橙色品质的物品,按道理来说自然是不可能不防火的。
那么,唯一的解释便是这个画卷本身对火焰有所惧怕了!
杨诺又试探着往近凑了凑,开口问道:“喂,你没事吧?不会真的摔死了吧?”
过了许久许久,在画卷中的悬崖边,才极其艰难地出现了一个手掌的轮廓。
好家伙,这兄弟居然真的从画卷里的悬崖攀爬上来了!
好吧,真没想到最尊重牛顿定律的,竟然会是这幅画卷。
画中的军人,从悬崖爬上来之后,一屁股坐在悬崖边的石头上,大口大口地喘息了几下,调整了一下呼吸,这才狠狠地瞪了杨诺一眼,语气略带责备地说道:“小兄弟,我看你年纪也不大,怎么如此毛手毛脚?”
“我毛手毛脚?”杨诺不禁感到一阵无语,明明是你自己一不留神就从悬崖上掉落下去的好不好!
不过他也没多做争辩,只是微微摇了摇头,然后问道:“你是谁?”
“我叫齐晓天。”画中的军人,神色平静地淡淡说道。
杨诺听到这个名字,顿时被惊得愣在了原地,齐晓天这个名字在当下这个时代,确实已经很少有人知晓了。
然而,对于那些稍微对抗战时期的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来说,几乎都知道这个人。
齐晓天,在他年幼的时候,便跟随以卖艺杂耍为生的父亲,走南闯北。
仅仅十几岁的年纪,他就已经几乎将半个华夏大地都游历遍了。
后来,日寇无情地入侵,齐晓天毅然在两广地区参军,随后部队溃败,他被同样被打散的川军所编入,又继续打了半年的仗。
从这之后,他那如同开挂一般的人生,便开始展现在众人眼前,彻底让所有人为之惊叹。
在 23岁那年,抗战爆发后的第二年,齐晓天跟随部队前往华夏的西陲之地,作为远征军参与战斗。
在远征军遭遇大溃败后,他竟然冒充团长,带领着将近半个师的人成功回到国内,并且还在边境地区,成功拦截了追击的部队,给日寇造成了上千人的伤亡。
24岁时,齐晓天被送往军事法庭审判,最终给予他戴罪立功的待遇,并且破格将他从连长升职为副营长。
到了 25岁,齐晓天实在不忍心看到营长为了功劳,肆意地将手中的士兵当作炮灰送上战场,于是他毅然带领士兵哗变,亲手击杀了营长。
在 26岁的时候,齐晓天带领着四百多名士兵,选择落草为寇,专门与日寇进行战斗,结果他所带领的部队越打越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部队人数竟然超过了三千人。
在那波澜壮阔的岁月中,27岁的齐晓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日寇竟出动了三个甲种师团,如汹涌的恶浪般,对齐晓天所在的地区展开了地毯式的剿灭行动。
彼时的齐晓天,已成为了一万多名抗日义士的领袖,他目光坚定,毫无畏惧地率领着众人与日寇进行着殊死决战。
战火连天,硝烟弥漫,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染红。
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齐晓天一方损失了八千余名英勇的战士,而日寇也遭受了三千余人的损伤,双方可谓是两败俱伤。
时光匆匆流转,28岁的齐晓天再次遭遇了日寇的围剿。
这一次,日寇依旧出动了三个甲种师团,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将齐晓天和他的部下们的退路全部截断。
在绝境之中,齐晓天没有丝毫退缩,他带领着一千多名残兵,毅然决然地与日寇展开了最后的生死较量。
在那最后的战斗中,这位年轻的英雄,带着仅存的上百名部下,被日寇紧紧围堵在一片广袤而又原始的山区里。
日寇如饿狼一般,死死地守在山外,不肯离去。而齐晓天和他的部下们,则在这山区中艰难地坚守着。
整整三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日寇才最终有序撤离,留下了这片充满着悲壮与凄凉的山区。
多年后的某一天,一些人在这片山区中偶然发现了齐晓天部队的尸体。
从后续的调查研究中,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结论。
他们发现齐晓天部队士兵们的尸体,并没有呈现出缺衣少粮的生理特征。
在这样一片原始的山区中,通过野外生存训练,或许能够保证基本的温饱,但要想在其中保持穿戴相对整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日寇前期曾试图冲入山区,对齐晓天他们进行围剿,然而,齐晓天所带领的部队很快便将这些进入的日寇消灭干净。
除了武器弹药和日寇随身携带的粮食以外,他们并没有将这些日寇的其他物品带走。
这也就意味着,至少在短时间内,他们在山区里,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