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古籍
第268章 古籍
几间房子的拆除并没有花多少时间,也就一个早上外加半个下午就已经完成。
毕竟是土坯房,而且因为建的时间比较早,开裂的墙体拆起来一点都不麻烦。
大家你拿一把大锤,我拿一根钢钎,在土墙上打个洞就能随便翘起来。
原本张安在拆除的时候,还四处留心到处注意。
他想着这房子盖得早,里面会不会拆除一些五六十年代的老物件来。
比如院子里有一口雕着鲤鱼跃龙门图案的石岗,已经被张安搬到家里放起来了。
不过等到四周夷为平地之后,除了在地基下面发现好些铜钱。
还有一把悬在房顶锈迹斑斑的宝剑之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这些铜币不少,但表面上已经全部生锈,无法看出是什么年代的货币。
看到那些铜绿,张安想要收藏的想法不得不半路破产。
连表面都没了的铜钱,已经没法再修复,根本不具备收藏价值。
而那把刚取下来的宝剑,情况却是比张安想象中的好要得多。
刚才悬在房顶的时候看着锈迹斑斑,现在取下来看着,好像锈的不是很严重。
这把剑估计有点历史了,据说是道观刚建的时候,就挂上去用来镇宅。
估计等到主殿盖好,还要继续悬挂上去,继续镇着。
下晚把房子拆除干净之后,张安二叔就去镇上联系建材商,准备拉货。
第二天要准备挖基础,由于是老房新建,也不用准备什么破土仪式。
早上选个好时间,然后祭祀一番就能开始动工。
因为盖房子的活儿是全部包给张建军他们这伙人的,所以挖基础也是他们来负责。
早上,他们开始忙活的时候,村口就响起了嘟嘟嘟的拖拉机轰鸣声。
这是昨晚张建军联系好的建材商,这会儿把他们定好的材料拖过来。
原本张安是想着,拉来以后就先放在村口桥头,前一天晚上张安连地方都收拾出来了。
但村里好些人家,知道是张一行要翻建道观。
好几户人家这会儿过来,直接开口让拖拉机师傅再往里面开一些。
虽然没有那么宽的路,但他们直说可以从他们几家人的田里开进去。
现在是秋后,稻子已经收割完成,原来的水田也变成了干田,拖拉机倒是可以直接开进去。
要是一般人的话,大家都不会同意让别人在自己田里开车。
毕竟好好的良田,被拉着东西的拖拉机轧过的话,后面就不好种庄稼了。
但大家知道是张一行要盖房子的时候,一个个都主动来开口。
因为长箐村里,几乎没有人没被张一行帮助过。
以前那个年代,但凡村里生过病痛的人,都是被张一行给帮过的。
因为那时候,医院太远了,而且交通还不好,大家手里也没什么钱,能省着的大家都不会花的出去。
即便那时候长箐有个卫生所,里面也有个赤脚医生值班。
但大多数人家生点小病都是找张一行看看,然后拿点草药回去吃吃。
很多人不找卫生所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是因为要花钱。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卫生所长年没什么药品储备。
西医嘛,即便是小病小痛,也是要靠药片治疗的。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尤其是村里的卫生所,真没什么药品储备。
一方面是分不到那么多药,其次是因为大家去拿药都是赊账。
等到年底的时候,大家再去找卫生所销账。
但即便如此,还钱的人没几个,而大多数人都是用粮食去抵账。
一开始卫生所成立的时候其实还好,毕竟没那么多烂账。
但时间长了之后,由于大家都拖着,所以卫生所也没什么钱去购买药品。
而且当时的情况,附近这些村子里,只有长箐还有红岩两个村里有卫生所。
这样一来二去,属于长箐自己的卫生所就变成附近十里八乡大家公用的医务室。
每次那个赤脚医生刚刚去县里开了药,没几天就已经被大家赊完。
这些药,大部分还落不到长箐村里人自己手中,更多的是其他村里人。
所以一来二去,村里的大家都不太去卫生所,而是去找张一行看病。
而张一行给人看病从来不收钱,这是他师父传来的规矩,就算用他们自己挖来的草药也是不收费的。
但是有一个要求,就是病好了之后,需要去帮他挖相应的草药回来。
毕竟他一个人,就算是每天都去山上挖药,那也供不起那么多人来看病。
所以只能群策群力,将这个任务分散到大家身上。
这样一来,张一行那里的草药储量也有保证,大家去看病的时候也保证能抓到。
当然了,遇到他不能治的,就只能去县里的大医院。
所以时间长了,即便没病没痛的人家每次出工去山上干活,遇到草药都会挖上一些。
回来之后都会拿过去给张一行,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直不生病。
因此,也给村里那一代人打下了一个好的药草基础。
导致现在村里很多人,对大部分常见的草药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虽然很多病草药的效果起的比较慢,但却很受大家欢迎。
因为这玩意儿不用花钱,对于大家来说,这一点比其他的都重要。
所以,从很久以前开始,村里人就一直受张一行师徒俩的恩惠。
因此,大家知道张一行要重新盖道观之后,一个个都主动来帮忙。
昨天张建军计算费用的时候,主动把他自己的工钱给免掉也是这个原因。
而这会儿,除了让拖拉机直接走他们田里那几家之外。
村里大部分有空闲的人家,都基本上出了一个人过来帮忙。
这会儿他们都背着背篼,挑着箩筐,这架势就是来帮忙搬运材料。
运送材料的师傅看到这田里的主人家都开口了,也就直接开着拖拉机从田里走。
一直将材料拉到竹林边上,直到不能再进去了,才开始卸货。
这样一来,需要运送材料的路程,因为从田里开辟了一条小路的原因,直接缩减了四分之三。
现在大家来帮忙的人,只用从竹林脚下把材料背着挑着穿过竹林,就能运到道观里面。
张安看到这个情况,直接让自己老妈跟两个婶婶回家准备做饭。
大家都主动来帮忙了,中午饭肯定要管。
张一行孤家寡人一个,现在又是住在张安家里。
张安想都没想,就把这个事情揽下来,家里中午给大家供一顿伙食也没什么。
就当是闲着有时间,请村里的大家吃个简单的流水席。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张安已经无数次被证明。
今天再次刷新了他的认知,路上三辆拖拉机在运送材料。
可是每次刚送到没多久,还没等到下一趟送过来的时候,大家已经把上一车给搬完了。
到最后张建军跟供货的老板商量了一下,趁着人多,让那边帮忙多派几辆拖拉机帮忙送货。
就这样,原来至少需要干两三天的活儿,一天不到就被大家给干完了。
材料进场,基础也已经挖好,道观重建工程便正式启动。
要不是因为是全部包给村里的工程队,好多人都想过来帮忙打小工。
虽然不会砌墙,但拌拌水泥沙子,递递砖头还是能行的。
一晃眼,大半个月的时间,还没等到油菜移栽的时候,道观里的三间屋子都已经盖好。
张安原本还以为要花很多时间,没想到大家速度这么快。
不过也能理解,因为这三间屋子没盖成平房,而是盖的瓦房。
所以砌墙就占了大部分工程进度,再加上用的是红砖,所以砌墙的速度比以前石墙快了很多倍。
而在这段时间里,张安一家也没空着。
有张建文的许诺,张安带着人直接去大队的林场里伐木。
瓦房要用的木料不少,除了大梁和挑梁之外,还有那些椽头,挑檐都需要。
而且屋里的柱子,还有楼板都需要大梁的木料。
也正好是这段时间,天气还没入冬,天上还有明媚的太阳。
看来的木头没花几天就能晒干,张安直接到镇上喊了个拖拉机过来。
拉了一部分木料到锯木厂里,直接改成以后需要拼楼板的方板。
也趁着这个机会,张安把空间里早就准备好的珙桐木料也弄出来,也锯了一批方材。
终于赶在入冬之前,道观的重建工作全部完毕。
不过现在张一行也没有立马就搬进去,因为张安让说现在已经年底了,等到把年过了再说。
而且现在道观里还没通水电,住进去也不方便。
拉到竹林里的电线,前段时间供电局倒是喊人过来把电线杆子栽好,线路也已经拉通。
不过进户的线路还没弄,因为这几天供电局的人好像都挺忙。
所以分不出时间过来,要等到过些日子才行。
毕竟也不是很着急,所以张一行也没有催促,等他们有空了再弄。
这要是换到以后,别人哪会儿给你解释,直接一推二三里,让你慢慢等。
入冬之后,张安哪儿都没去,一直闲坐在家里。
在这段时间里,张安也跟着张一行学习体术,还有医理方面的知识。
“小安,这几本书是我师父传下来的医书,伱先拿着学习。”
这天早上,两人在院子里晨练完毕,张一行掏出几本老旧的古籍递给张安说道。
虽然这几本书很老了,但看起来保存的非常好,没有明显毁坏的地方。
只是有一些自然的磨损,能看出来,张一行将它们保存的很好。
张安接过来一看,竟然是《黄帝内经》、《素问论》、《千金方》还有《本草纲目》。
再翻开里面,张安心里变得一点都不平静。
他没有见过古籍,但翻看这几本书一看,也能知道它们流传的时间肯定不短。
而且里面并不是现在市面上的印刷体,而是很古老的印刷手段。
“干爹,这书太珍贵了,我。。。”
这几本书,要是拿出去,都是能直接放到博物馆里的东西。
所以它们的价值,随便一想就能知道,张安有些犹豫,该不该接下来。
“这有什么,这是我师父传给我的,我没有徒弟,没有孩子,这以后注定了要传给你的,只不过现在提前了一些而已。”
张一行微笑着说道,示意张安收下。
从小张安就在他身边长大,他以前倒是想从小教起。
但那时候的张安,心思不定,所以他也一直没开这个口。
毕竟传统的东西,在新时代里,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尤其是现在还是新旧交替的年代。
但是这一两个月以来,张安天天都跟在他身边学习。
张一行能够清楚的感觉到,张安是由衷的喜欢这些东西。
而且不仅如此,他发现张安学习的速度非常快,很多东西他稍稍讲解一些张安就能理解。
尤其是他那一手《太素九针》,张安只用了一个多月,就系统的学习完了。
虽然想要深入掌握,需要张安自己在那上面花费时间。
但即便是如此,这样的速度已经是非常迅速了。
要知道他以前跟随师傅学习的时候,三岁认字,五岁开始学拳。
到了八岁的时候,他师父就开始教他这些东西。
他十三岁的时候,才开始接触到行针,也就是《太素九针》。
但他也是花了好些年,才将里面的东西给弄懂。
现在想来,他当时的速度跟现在的张安一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其实张一行不知道,张安并不是自己弄懂了。
而是这家伙是个挂逼,记忆力强到离谱。
尤其是这次空间发生变异之后,他的记性就更加厉害。
张一行给他说的所有东西,张安就跟个摄影机一样,全部都记在脑海里面。
等需要拿出来用的时候,只需要稍微思考一下,就跟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展现。
现在张安就在懊恼,要是他穿越回来的时候,才是高二多好。
凭借着这记忆力,他什么学校考不上啊。
鉴于张安的学习能力,所以张一行考虑了几天,才决定把这些东西都交给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