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文,让罗下令,他是华夏远征军总指挥,他有这个权力……”
听到这话,史蒂威越发烦闷。因为他和罗卓瑛闹掰了。
史蒂威是米国人,维护米国人的利益,不管华夏人死活,也算无可厚非,也不能责怪他。
可这个罗卓瑛作为华夏远征军总司令,应该一味维护华夏人的利益,给华夏军队争取有利的条件才对。
但他却正好相反,事事迎合史蒂威,几乎成为史蒂威牌复读机,失去自己的主见。
可以说,华夏远征军之所以败走野人山,他才是罪魁祸首。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是罗卓瑛愚笨糊涂,其实并不是这样。
罗卓瑛是果军高层军官中,少有的会打仗的人,头脑冷静聪慧,从北伐开始就有无数战功。
远的不提,他的十九集团军在三次长沙会战中都立过大功,是果军中少有的优秀高级指挥官。
罗卓瑛之所以这么作,并不是糊涂,而是在试图获取政治资本。
因为罗卓瑛知道,虽然他和常校长关系不错,但尚且不算常校长的心腹,他只是陈辞修的死党而已。
而且罗卓瑛并非黄浦出身,而是保定军校毕业,严格意义上不是常校长的嫡系。
所以,罗卓瑛认为自己目前已经位极人臣,属于戍边节度使的位置,在往上发展就很难了。
因此,他认为米国人则是可以借助的强大力量,毕竟连常校长都要巴结。
这就像当年鬼子六奕?,依靠洋人自重,最终几乎成为了摄政王一样。
罗卓瑛颇想和史蒂威搞好关系,获得米国人的全力支持,这对他的仕途会有极大帮助。
所以,罗卓瑛全力巴结史蒂威。他很快揣测到史蒂威是想在缅国建立光辉事业的愿望。
罗卓瑛就尽一切力量帮组他,甚至不顾华夏军队的巨大危险。
直到最后关头,罗卓瑛才发现局势急转直下,开始试图和史蒂威决裂,但已经太迟了。
当战局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罗卓瑛只得给全军下达向天竺撤退命令。
下达完命令之后,他立马跑到天竺去了。
所以说,此次华夏远征军失败的问题,七成在罗卓瑛身上。
虽然,他后来又全力救助了撤退中的果军,包括杜光亭他们,但已经于事无补,只是亡羊补牢而已。
遗憾的是,这个马屁并没有拍好。
此战大败以后,史蒂威居然找罗卓瑛背黑锅,最终二人闹翻,并且还列举了罗卓瑛十大罪状。
而罗卓瑛因为不顾华夏的利益,只顾迎合史蒂威,自己也会因此倒了大霉。
常校长认为他不可靠,不能再继续重用。
作为一个带兵10多年的名将,作为一个打过无数胜仗的军人,又是陈辞修的头号心腹,此次以后他再也没有获得兵权。
罗卓瑛之后几十年,只是作为文职和幕僚渡过余生。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罗卓瑛此时刚和史蒂威闹掰,所以亚历山大这个提议,引得史蒂威烦闷不已。
胜利者不接受指责,失败者又不甘心背锅。
他可不想再跟罗卓瑛对话,而且还是在这种情况下。
所以,他毫不客气地对亚历山大诘问:“哈罗德,我觉得你这么做不妥,陈如果真带兵硬闯利多,你的人能拦住吗?
就算能拦住,可理由说的出口吗?如果这件事情捅到报纸上,你又该如何去解释?”
“我……”
“好了,赶紧下令吧,让陈的队伍开进利多。
你要知道,倭国人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他们正在密谋攻取天竺,陈手里的那两千多人,可都是经历过战争的老兵。
有了他们在,天竺的安全也能多一份保障……”
史蒂威连消带打,总算让亚历山大改变了主意。
他不在想去找罗卓瑛,而是坐在那里沉默以对,打算先静观其变。
因为陈平安坑了他30万英镑,以及阻拦他们英军先登机,这位心眼不大的英国将军,始终耿耿于怀。
………
傍晚,利多镇外。
随着中英双方发生对峙,驻扎在城里的英国军队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开始调整大炮的炮口。
并派出了两个营的兵力,开到吊桥后面的河岸上,开始依托修筑在岸边的防御工事,做起了战前准备。
万一事件升级,他们就对河对岸华夏开火,给对岸的英军予以支持。
他们在行动,城内的华夏人也没闲着,他们一边跟上级汇报,一边自发的行动起来。
一群军官密谋了几句,就达成了共识,他们准备跟城外的陈平安部来个里外夹击,一举打垮英军,直接拿下利多小镇。
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听到汇报的新22师师长廖冠楚(耀湘)又惊又喜。
他一边下令,让部队快速集合,如果双方真发生擦伤走火事件,必须保证城外弟兄们的安全。
没办法。
外面来的那些溃兵们,不是他新22师的,就是军直属部队的。
这可都是常校长的嫡系部队,老头子正为部队减员惨重恼火不已,如果眼睁睁看着这两千多人出事,不光他自己接受不了,老头子那里也不好交代。
给部队下完命令后,他立刻联系国内,把事情捅到常校长面前。
正在开会的常校长,被突然打断了发言,初时还有些生气了。
可当他听说陈平安带回来两千多溃兵后,整个人顿时喜出望外,他顾不上再继续开会了。
而是飞快地跟联军司令部取得联系,让史蒂威务必保证这些人的安全。
并且,他还给罗卓瑛发报,让他节制在印部队,如果英国人一意孤行,双方不惜做过一场。
接到电话的双方,立刻有了积极的反应。
其实罗卓瑛也知道,自己之前罪过大了,哪怕陈辞修也保不住他,所以分外珍惜这次戴罪立功的机会。
他给新22师、新38师,以及第五军直属部队下令,让他们做好战斗准备,万一事态升级,就真刀真枪跟英国佬打一场。
听到命令后,在印各部长官立刻行动起来,毕竟缅国战争之所以会失利,跟英国佬不作为有直接关系。
为此,10万华夏远征军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
他们心里有火难消,自然想狂揍一顿英国佬,来疏解这种愤怒的情绪。
而史蒂威接到常校长电话后,也知道事情大条了,他不在给亚历山大留脸面,直接指着他怒吼起来。
史蒂威虽然狗屁不通,刚愎自用,为了实现自己个人英雄主义胡乱指挥,导致果军战不能战,退不能退,最终伤亡过半,牺牲了1个师长4个团长。
但事情的真相真是这样吗?
如果没有马绍尔和罗斯富的纵容,史蒂威敢于这么干嘛?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缅国战役中,米国人根本不在乎华夏人的利益,而是把华夏人当做一个可以牺牲的棋子,以期望可以牺牲华夏人的利益,来保住他们米国人的利益。
那么米国人的利益是什么?
在缅国来说,就是尽量保持激战以拖住倭寇,不让倭寇还有余力将这10万大军投入太平洋战场和澳洲战场,给米国人制造更大压力。
所以,无论英军也好,还是果军也罢,只要有人和倭寇在缅国厮杀,对于米国人来说都无所谓,只要有人做就行了。
不过英国国力强大,是米国举足轻重的盟友,米国人很多时候则无法左右它,只能对英国人听之任之。
而华夏是个弱国,又因为极端的武器和物资缺乏,渴望得到米国援助,米国人自然可以借机控制华夏。
所以,米国方面的责任并不是史蒂威一个人的,如果完全责怪到史蒂威头上也不公平!
况且就单纯这个会战来说,史蒂威虽然有不在乎华夏人死活,以实现自己个人英雄主义的想法。
但大多数时候,他并不是故意使坏,而是因为他的愚蠢。
史蒂威被狡猾的英国人欺骗了,一直被英国人牵着鼻子走,并不是一味的故意要害华夏人。
某种意义上说,史蒂威也是一个被欺骗的傻瓜而已!
可这个傻瓜现在醒悟了,他知道接下来缅国的战局,他必须要依靠华夏人才行。
否则一旦再让战局糜烂下去,别说保不保得住天竺,澳洲和太平洋战场也将陷入危险。
如果再发生连锁反应,让华夏国内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从而促使他们选择跟倭国人媾和。
那么,倭国人必然能从华夏抽调出更多兵力来,投入到别的战场上。
到那时候,别说太平洋战场和澳洲了,哪怕米国本土也会震荡不已,甚至北部的毛熊也会再次受到德、倭两国同时进攻。
事情真要到了那种地步,哪怕史蒂威跟马绍尔关系很好,他也无法继续担任现在的职务。
到那个时候,他必然要为整件事情负责背锅,从而引咎辞职,并且还要面对国内民众的责难,甚至还要被钉上失败者的耻辱柱上。
所以,他不在对亚历山大客气,而且还用援助威胁他,让他赶紧下令,让陈平安率部开进利多。
看到如此强硬的史蒂威,亚历山大还真有点怂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越级给前线打去了电话,让利多镇的守军放行。
电话那头的罗伯特,一听到放行命令后,整个人因为太过激动,而产生了磅礴的尿意。
可他却顾不上裤裆湿漉漉的,立马跑出了阵地,对着陈平安激动的大喊:“中校,上面同意了,你和你的人可以进入利多了……”
“很好!”
陈平安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随后又跟罗伯特确认了事情的真伪,这才下令取消进攻,全军准备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