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九月中旬。
经过一个多月的兜兜转转,陈平安他们再次来到了利多。
现在的利多小镇,早就已经成了一个大兵营,到处都是大兵,比陈平安他们上次来的时候,可要多太多了。
沿着铁路线两旁,布满了无数蘑菇般白色的军用帐蓬,堆起了一座座小山似的军用物资。这里最近已成为反攻缅国的前进基地了。
这里交杂着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各色人种,甚至还有棕色皮肤的。
陈平安他们回到利多后,史蒂威念在他们劳苦功高,并没有给他们安排任务,而是让他们休整一段时间。
不过,陈平安心里却清楚,现在前线战云密布,只要等雨季一过去,他们肯定还要有所行动。
由于之前在缅国作战,特战大队损失了一部分人手,再加上留在缅国,给反抗军训练那些人。
所以,特战大队人手缺失不少,陈平安来到利多之后,立马给司令部打了报告,希望能招募一批新成员。
史蒂威接到报告后,丝毫没有任何犹豫,当天就做出了批示,不但同意了陈平安报告,而且还让他多招募一百人。
很显然,他对特战大队之前做出的成绩很满意,如果不是特战大队没把若松和细菌武器的文件带回来,他都打算提升陈平安的军衔。
当然,他这是不知道陈平安故意销毁这些东西,否则,他绝不会这么想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陈平安一边忙着招募队员,一边接受武器。
不管是人也好,还是动物也罢,只有打赢了,才有优先权。
鉴于特战大队做出来的成绩,他们不管是在人员选择上,还是在武器弹药的补充上,都享有绝对的优先权。
人员方面不必说,都是打过仗,有一定特长的老兵。
武器弹药就更牛了。
各种轻重武器,只要能找到的,特战大队尽管提出来,哪怕利多没有也不要紧,管后勤的米军军官立马打报告,从别的地方调拨过来。
30支No.4Mk.I狙击步枪,这支步枪是李·恩菲尔德改进型,43年才开始列装英军。
之所以选择这把步枪,主要因为特种部队往往采取中近距离作战,这把枪可以突破敌方严密防守据点时,狙击手可以跟随部队一起快速进攻,打击敌方固定火力点和提供火力支持。
毕竟它的弹容量十发,外加射速又快,可以提供持续火力,面对众多敌人不落下风。
除了狙击步枪外,特战大队还领到了10具巴祖卡火箭筒,10具M2火焰喷射器。
看到这玩意儿,陈平安高兴坏了,下次就可以火烧小鬼子了。
除了这些武器外,陈平安最钟爱的冲锋枪,自然必不可少。
M1加兰德步枪由于装弹量太少,也被陈平安无情的抛弃了,换成了M1卡宾枪。
毕竟卡宾枪不但重量轻,而且弹容量足足有15发,这可比加兰德太具备火力优势了。
弄到了武器和人员,陈平安可没时间耽误,仗着自己物资充沛,整日拼命的操练手下的队员,营门紧闭不管其他部队的事情。
“大嘴,你手下的人训练的怎么样了?”
这天中午,陈平安端着饭盒,半蹲在马大嘴跟前。
马大嘴现在早就不玩掷弹筒、迫击炮了,他带着30个特战队员,整日里忙活着训练他们,如何使用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
“哼哼~都是一群笨蛋,想要把他们练出来,还特娘早着呢!”
“我咋听见的不是这样呢?你昨天不是带着人和人家新22师的比了一场吗?听说还赢了!”
“是有这么回事,可新22师也没在这方面多加训练,赢了也不是多光彩的事情。”
“你这家伙越来越拽了,小心叫新22师的听到了,打你个满地找牙。”
陈平安笑骂了一句,心里却对马大嘴这态度很满意。
本来,他之所以提这件事情,就是怕马大嘴胜了一次,就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没想到,这小子不但没有自满,而且看他那副架势,分明还要对手下的人进行加练。
这时,张龙端着饭盒凑过来,好奇的询问:“大哥,看米国人这架势,是不是马上又要开战了?”
听到这个问题,附近坐着吃饭的其他人,也都不由自主的看向陈平安。
“你这不是废话嘛,如果不是为了开战,咱们能从兰姆伽来利多?”
马大嘴撇撇嘴,毫不客气的怼了一句。
不过,他心里也没底,怼完后又紧忙看向了陈平安。
“是要开战了。”
陈平安点点头,接着又笑道:“不过一时半会儿没咱们什么事儿,在老史的眼里,咱们是块好钢,好钢自然要用在刀刃上。
你们都给老子听好了,都特娘的好好训练,别到时候给老子掉链子!”
“是!”
听到陈平安的话,所有人神情肃穆,郑重又充满骄傲的应诺。
人嘛,总有点追求。
有的喜欢权力,有的人喜欢金钱,有的人喜欢美女。
特战大队的文化课没白上,荣誉感爆棚,所有人心气极高,都想在战斗中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吃过了午饭,各队的队员立马行动起来,开始投入有序的训练中。
现在特战大队的训练,要比之前省事儿了不少,新队员由老队员带着练,一对一辅导的那种。
这让陈平安省了不少心思,他可以腾出手来,总结特种作战的战术和战法,以便做出改进。
为此,他还征询了好多人的意见,甚至还跟史蒂威展开了一番探讨。
虽然对于这家伙指挥能力,陈平安极度看不上。
但不得不承认,他搞训练的确是一把好手。
别看他一大把年纪了,依然身先士卒,经常和华夏士兵一起训练,经过一年多的训练,驻印军学会了整套米军技战术,动作娴熟,斗志昂扬。
更关键的是,史蒂威把这支军队武装到了牙齿,再也不是一年多以前的穷酸模样。
此刻的新1军,包括孙立仁的新38师和廖耀缃的新22师,已经实现了真正的米械化,每个师的装备如下:
汤姆逊冲锋枪400支、M1卡宾枪400支、轻机枪360挺、重机枪108挺、105毫米口径榴弹炮12门。
75毫米口径山炮24门、37毫米口径战车防御炮36门、105毫米口径迫击炮36门、81毫米口径迫击炮36门、60毫米口径迫击炮162门,还有巴祖卡火箭筒108具。
此外,还可以随时呼叫空中火力支援,整个战术和米军一模一样。
米军作战步骤,基本是这样的,首先是轰炸机狂轰滥炸,炮兵配合着一起上。
各种炮弹能发射多少就发射多少,直到把敌人阵地炸的寸草不生,火力恐怖到令人发指,然后在坦克的掩护下,步兵开始冲锋。
如果进攻受阻的话,那么上述流程再重复一遍。
这种完全不计成本的土豪打法,华夏人从来没有见过。
战术课上,当米军军官这么讲的时候,好多小伙伴都惊呆了。
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力,华夏将士们来天竺之前,哪怕是打破了脑袋,也无法想象仗还可以这样打。
遥想国战初期,果军最精锐的德械师,每个师装备的所有火炮,全都加起来也不到30门。
那些杂牌军就更加不用说了,火炮更是少的可怜,甚至拿清朝造的土炮出来凑数。
可反观鬼子那边,它们一个师团的火,加起来就有100门,装备的差异只能用命去填,国家穷了,人命就不值钱。
当然,米军这一套也不是百用百灵,著名的范弗里特弹药量,不也被我英勇的华夏骄龙扛下来了。
………
漫长的雨季终于过去了,利多上空战云密布,各部队开始有序的前出。
这时,一辆辆推土机、压路机,连同修路工兵,以及黑人油管部队,也来到了利多。
根据史蒂威的想法,部队前面攻陷占领哪里,公路和油管就架到哪里。
对于这一点,常校长简直要举双手双脚赞成。
没办法。
虽然有驼峰航线运输物资,可每月的运输量只有5000吨。
要知道,米军在太平洋群岛进攻激战中,一个步兵师单日最高物资消耗就高达5200吨。
而此时的果军,足足有600多万的部队,5000吨的援助物资,对如此庞大的部队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所以,为了海量的军事援助,常校长也必须支持这场作战。
因为只要驻印军打到了缅国的密之那后,运输机就不用绕飞驼峰航线。
这样以来,就可以大大缩短飞行航程,从而成倍成倍增加运输量。
战争已经打了六个年头,此时国内民生凋敝,物价飞涨,各种物资奇缺。
开战前,原本一百法币能买1头牛,可现在连只鸡都买不了。
其实,果府早就破产了。
如果没有了米国的援助,就算小鬼子不进攻,困也能把果府困死。
所以,当史蒂威提出反攻后,常校长那叫一个喜出望外,那叫一个积极配合。
他不但同意了史蒂威的反攻计划,而且还答应,只要利多这边一行动,位于滇西的部队也会做出行动,以牵制住滇缅边境上的鬼子。
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