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

第90章 汉武帝亲政

   五月,丁亥,太皇太后崩。六月,癸巳,丞相昌免;武安侯田蚡为丞相。

   ——《资治通鉴·汉纪九》

   毫无疑问,汉武帝乃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主,然而在其即位之初,由于“建元新政”改革的失败,汉武帝虽然仍为皇帝,但在此后数年间,他的权力却长期遭到窦太后的压制。

   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太皇太后窦氏崩逝,随着这座压制汉武帝的大山倒塌,汉武帝这才真正得以亲政,执掌朝政大权。

   彼时,负责统领百官、署理朝政的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两人,乃是“建元改革”失败后,由窦太后所任命的守旧派大臣,所以两人事事听从窦太后的指示,眼中只有窦太后而无汉武帝。如今汉武帝亲政,自然不会再继续留用两人。

   汉武帝刚刚亲政,旋即便以“治丧不力”为由,将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罢免,改任武安侯田蚡为丞相。

   与此同时,由于汉武帝对于窦太后一脉的有意疏远,曾经因支持汉武帝改革而触怒窦太后,导致被罢免的窦婴,却没能受到起用,而曾经荣宠非常的馆陶公主也就此逐渐丧失权势,失去了窦太后和馆陶公主庇护的皇后陈阿娇,也就此失宠,就连皇后之位都变得摇摇欲坠。

   窦太后在世时,田蚡便已经因为权势大涨而日益骄横,如今被任命为丞相,一跃成为百官领袖,再加上失去了窦太后压制的汉武帝又对其颇为宠信,位极人臣的田蚡因此更加骄横奢侈。

   依仗着权势地位,田蚡修建了比所有官员都豪华的住宅,霸占了最肥沃的田园,而从各郡县购买的珍奇,更是在官道上络绎不绝。此外,他还凭借手中的权力,大肆接受各地官员的贿赂,借此在很短的时间里便积聚了大量财富,甚至家里的金玉、美女、狗马、歌妓舞女、古董器物多的数都数不过来。

   田蚡见汉武帝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无不满,不仅仍然时常召见自己入宫商议政务,而且自己所提的意见也仍然多被汉武帝所采纳,于是越发肆意妄为。此后,田蚡不仅大肆提拔亲信官员,甚至有人在他的操作下,直接从平民百姓做到了两千石的高官。

   如果说田蚡只是贪财好色,那么汉武帝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如此公然拉帮结派、任人唯亲,不仅搞得朝廷乌烟瘴气,朝政混乱不堪,更是严重侵夺了皇帝的权力,汉武帝如何还能置之不理。

   一次,田蚡入宫奏事,汉武帝为了敲打他,趁机问道,“丞相您的官员任命完了没有?如果完了的话,我也想任命几个人。”

   汉武帝的语气看似是在开玩笑,但田蚡哪里听不出其中的责备之意,闻言连忙伏地请罪。自此以后,田蚡这才有所收敛,不敢再大肆任命官员。

   然而,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还没有安稳几天,田蚡却又请求汉武帝将考工官府的土地拨给自己,以便扩建住宅。

   汉武帝没想到田蚡竟然贪心到了这个地步,虽说他如今正需要田蚡等亲信来稳固统治、巩固权力,因此对田蚡的所作所为多有包容,但也无法容忍他们如此败坏朝廷名声,否则等不到统治稳固,自己就要被骂成昏君了。

   因此,听到田蚡的这番请求,汉武帝没好气的问道,“你怎么不干脆把武库要去?”并针对继任丞相一职以来的所作所为,对田蚡予以了一番痛斥。

   田蚡见果真触怒了汉武帝,又见皇帝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全都了然于胸,这才不得不彻底收敛了自己的行为。

   朝廷这边刚刚安稳下来,东南方向的越人再度叛乱的消息便又传到了京城。

   闽越王邹郢前番先后两次攻打东瓯,最终导致东瓯国灭亡,百姓迁入汉境,土地则被汉朝和闽越共同瓜分。然而,夺取了东瓯部分土地的邹郢却贼心不死,就在汉武帝刚刚亲政后数月,即建元六年(前135年)八月,竟然又趁着南越国刚刚完成权力交接的机会,出兵攻打南越。

   就在汉武帝亲政两年前,即建元四年(前137年),南越王赵佗去世,由于其儿子赵仲始早逝,大臣们便拥立了其孙赵眜承袭王位,是为南越文王。

   南越国的国力虽在闽越之上,但赵眜由于刚刚承袭王位不久,国内民心不稳,面对闽越的进攻颇有些力不从心,只好一面调兵抵抗闽越军队,一面派人上书汉武帝告急,“南越和闽越皆为汉朝藩属,不应擅自兴兵互相攻打。现在闽越悍然发兵进犯臣国,臣不敢擅自发兵抵抗,请天子下诏明示。”

   汉武帝见这位南越王竟然如此懂礼数,出兵抵抗敌军竟然都知道上书朝廷,心中顿生好感。相较之下,闽越王先攻东瓯,如今又进攻南越,可就有点不把自己这个天子放在眼里了,再加上越人常年孤悬在外,与朝廷始终若即若离,如今有求于自己,这何尝不是朝廷趁机对越人施加影响力的机会。

   于是,汉武帝决意出兵救援南越。失去窦太后掣肘,已经重新掌握了兵权的汉武帝,立即派人以虎符调集重兵,由大行令王恢率兵出豫章、大农令韩安国率兵出会稽,兵分两路讨伐闽越。

   韩安国曾为梁王刘武麾下官员,因在“七国之乱”时统领梁国军队拼死抵御吴楚叛军而成名,梁王刘武派人刺杀袁盎等大臣事发后,又是韩安国替其入京向窦太后和馆陶公主求情。后来,朝廷追查此事,韩安国又说服刘武交出了公孙诡和羊胜。

   梁王刘武去世后,韩安国被梁王刘买罢免,汉武帝即位后,经武安侯田蚡的举荐,再加上汉武帝也听说过韩安国的大名,于是将其任命为了北地都尉,后又升任大农令。

   得知汉朝出兵,闽越王邹郢分兵于仙霞岭一带据守。在邹郢得罪汉朝,而汉军又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闽越王邹郢有心抵抗朝廷,但他的弟弟馀善却决定趁机政变夺位。

   为了获得国内权贵们的支持,馀善对他们说道,“邹郢事先不请示汉武帝,擅自出兵攻打南越,因此才导致汉朝天子出兵前来讨伐。如今汉兵众多,力量强大,闽越国即使一时侥幸取胜,汉军还会源源不断而来,非到闽越灭国不肯罢休。为今之计,我们只有杀死邹郢,向汉武帝谢罪,才能保全自己。如果天子赦免我们,自然便能保全闽越全境,如果天子不赦免我们,到时候我们再与汉军拼死作战,即便不能取胜,到时也可逃亡海上。”

   闽越国的权贵们认为馀善说的有理,遂联手发动政变,杀死闽越王邹郢,将首级献给了汉军将领王恢。

   王恢对馀善等人说道,“汉军到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诛杀擅自出兵的闽越王,既然你们已经送来了闽越王的头颅,又向朝廷请罪,自然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于是下令停止进兵,又将此事告知了大农令韩安国,并派使者带着闽越王的头颅入京禀报天子。

   得知问题已经解决,刚刚亲政的汉武帝也不想大动干戈,便下令汉军撤回,并重新册立闽越王,以“邹郢等人作恶,只有无诸之孙繇君丑没有参与阴谋”为由,派郎中将前往闽越,册立邹郢的侄子繇君丑(即驺丑)为越繇王。

   馀善当初发动叛乱,表面是为了化解兵灾,实际上却是为了夺取王位,如今汉朝倒是撤军了,可王位却没落到自己头上,他岂能善罢甘休。馀善便凭借着杀死邹郢之后,自己威望已经遍布全国,国中百姓大多支持自己的优势,暗中自立为王,而朝廷任命的越繇王对此却无能为力。

   馀善此举正中汉武帝下怀,刘彻遂又以“馀善屡次同郢阴谋作乱,以后却首先杀死郢,使汉军得以避免征战之苦”为名,又将馀善立为了东越王,与越繇王并处,共同治理闽越国,从而使两人互相牵制。

   之后,汉武帝又派庄助向南越王传达朝廷对闽越的处理,南越王见到庄助后,磕头说道,“天子竟然为了我而兴兵讨伐闽越,我纵然身死也无法报答朝廷的大恩大德!”

   为了表达对朝廷的恭顺,南越王赵眜遂派太子婴齐入京宿卫,并对庄助表示,“我的封国刚刚受到进犯,还请使臣先行一步,我这就收拾行装,不久便亲自前往京城朝见天子。”

   然而,庄助离开南越之后,南越国的大臣们便纷纷上书劝谏道,“汉朝发兵远征,杀闽越王邹郢,也是想以此来震慑南越国。况且,当初先王曾说‘侍奉天子只求不失大礼便可’,千万不能因为汉朝使者的甜言蜜语,便入京朝见天子,如果您真的去了,恐怕就不能返回了,这可是亡国的形势啊!”

   在大臣们的苦劝下,赵眜也不禁担心起了自己的性命安危,只好以生病为由,放弃了入京朝见汉武帝。

   由于此前淮南王刘安曾反对朝廷出兵闽越,在庄助返回京城时,汉武帝又命他向淮南王刘安说明了朝廷讨伐闽越的用意,并赞许刘安上书劝谏的好意。淮南王刘安遂上书汉武帝谢罪,表示自己还没有皇帝那样的远见。

   不久,匈奴派遣使者前来请求和亲交好,汉武帝召集群臣讨论。

   大行王恢乃是燕地边吏出身,非常熟悉匈奴的情况,他提议说,“汉朝虽然长期与匈奴和亲,然而每次过不了几年,匈奴便又背弃盟约。我认为,倒不如拒绝和亲,发兵攻打匈奴。”

   攻打闽越归来后升任御史大夫的韩安国则说,“匈奴人经常迁徙,如果要出兵攻打,恐怕很难制服他们。如果朝廷派遣军队远征千里与匈奴征战,恐怕还没赶到就已经人马疲惫了,敌人却可以以逸待劳,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我认为应当与匈奴和亲”。

   汉武帝内心赞同王恢的意见,但当时参与讨论的大臣,却大多附和韩安国的和亲建议,再加上近年来天下屡遭灾荒,建元四年和建元五年连续两年发生旱灾,百姓生活困苦,而自己刚刚亲政,对朝政的掌握还不够牢固,此时劳师远征确实不太合适,刘彻权衡一番后,最终还是采纳了韩安国的意见,选择了与匈奴恢复和亲。

   随着匈奴和越人问题的解决,汉朝边境短期内再无战事,汉武帝刘彻这才有了闲暇时间,用以思考自己的治国方略。

   早在即位之初,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便已经发现了国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曾试图通过改革予以解决,最终却因窦太后的反对而失败。

   在改革失败之初,汉武帝尚且有些忿忿不平,以不问朝政、沉迷玩乐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可他毕竟不是一位昏庸之主,虽然由于窦太后的压制,刘彻无法全面掌控朝政,但他并未放弃思考治国之策,而正是经过这些年的观察和思考,让汉武帝意识到,当初自己的改革确实太过草率了, 实际上自己的治国方略还有着诸多的不足。

   汉武帝刘彻自即位以来,便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多年以来身边倒也围绕了一些有才人士。因此,当汉武帝发现自己的治国方略存在问题之后,便时常与这些人一起商讨国事,试图完善自己的治国方略。

   然而,汉武帝当初选拔人才,更多是以这些贤良的文章为标准,如今与他们探讨国事才发现,这些人固然多有才学,但却无一人拥有治国之才,例如司马相如更加擅长辞赋写作,又如东方朔、枚皋虽然能够提出一些理论,但论点大多没有根据,想法太过天马行空。除了最先提拔的庄助之外,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终军等人之中,也只有东方朔偶尔能够通过进谏,对朝政有所补益。

   于是,当亲政的汉武帝,因治国方略陷入迷茫之时,他不得不重新选拔人才,并改变选拔标准,以求筛选出真正的治国大才。

   那么这次,汉武帝能够选拔出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人才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