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红楼之挽天倾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南安:苍天无眼,苍天无眼啊!

红楼之挽天倾 林悦南兮 6886 2024-09-01 06:11

   西宁府,大牢

   “王爷,等回京以后,还望王爷为我多多美言,我这都是卧薪尝胆啊。”柳芳忽而说道。

   但南安郡王这会儿似乎又不说话了。

   就在南安郡王想着贾珩大败以后,自己回京如何应对之时,忽觉眼前光线稍暗了一些,油灯似是被带起了一股风吹的东倒西歪。

   心头一惊,循着锁链与木质牢门的声音而望,只见外间的牢头儿进入光线昏暗的牢房,站在过道儿里看向看向南安郡王,语气不冷不淡说道:“有人过来看你。”

   南安郡王毕竟是勋贵,牢头儿自然也不敢怠慢,但也不敢过于亲近。

   至于外间来探望的人,则是一位天潢贵胄。

   不大一会儿,只见魏王陈然一袭丝织刺蟒锦袍,从外间进来,在几个仆人的陪同下。

   魏王陈然拢了拢目光,看向那坐在干草堆上的人,拱手一礼说道:“岳丈大人。”

   南安郡王严烨抬起蓬头垢面的头,心绪激动,开口说道:“魏王殿下,你怎么来了?”

   魏王陈然看向头发灰白了一些的严烨,目中也有几许不忍,说道:“过来看看岳丈大人,打开。”

   那牢头儿上前将牢门上的锁打开,咔嚓一声,牢门打开。

   魏王陈然进入其间,道:“岳丈大人,给你带了一些吃食。”

   说着,吩咐着仆从将手中食盒放下,里面赫然放着酒菜以及一只烤的油光酥脆的烧鸡,此外还有一壶酒。

   南安郡王见得此等酒菜,目光愣怔了下,喉头不受控制地动了动,但面上还勉强保持着镇定,说道:“魏王殿下过来这是?”

   “知道岳丈大人这几日在牢房中苦熬,就过来看看,也没别的意思。”魏王陈然说道。

   毕竟是自己的岳丈,现在不好多说其他。

   当然,现在有落井下石之嫌,现在也不好说这话。

   南安郡王叹了一口气,道:“败军之将,吃糠咽菜,苟且偷生,已是侥天之幸,何劳魏王殿下递上这等丰盛的饭菜?”

   魏王道:“岳丈大人说的哪里话来?岳丈大人毕竟是开国武勋,虽然败军,但胜败系兵家常事,况且岳丈大人年事已高,有些时候在兵事上总有顾虑不到之处。”

   南安郡王没有听信这宽慰之言,只是提起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笑了笑说道:“听闻大军最近攻城拔寨不顺,不知最近情况如何?”

   他现在觉得这位女婿过来探望自己,应该就是因为方才柳芳所言,贾珩小儿所领大军征讨湟源多有不顺!

   否则,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时隔快半个月过来瞧他?

   念及此处,南安郡王心头涌起一股抑制不住的喜意。

   诚如柳芳所言,如果贾珩也征讨西北受挫,那么说明这西北就是块儿硬骨头,到时候就是比烂。

   而他们虽然中了诱兵之计,但好歹也是打赢了一场胜仗的,这两方面对比之下,也不算太差。

   至于他严烨,还有一个比烂的对象,那就是毫无气节的柳芳,穿着女人衣服向虏寇邀媚乞食。

   魏王陈然道:“卫国公先前是有些进兵不利,不过一切都在谋算之中,岳丈大人不必担心,想来不久就有捷音传来了。”

   严烨闻言,眉头皱了皱,道:“一切都在谋算之中?”

   “不可能!”就在这时,一墙之隔,贴耳倾听的柳芳,面色倏变。

   其实刚刚食盒一打开,鸡腿的香味就已经在空气中漂浮到隔壁的牢房中,柳芳就留了几分意,知道有人来探望南安郡王严烨。

   将耳朵贴在墙壁上倾听,片刻之后,那张比征西之前还胖了一些脸膛上就现出惊异莫名之色。

   柳芳道:“魏王殿下,绝不可能!那小儿在坚寨之下顿兵十余日,还能有什么算计?如果将红夷大炮带过来,一炮轰过去,寨子土石乱飞,早就拿下寨子了,哪里还用这么久的时间?”

   说着,不等魏王多说其他,说道:“可见就是为了彰显他自己的能耐,现在好了,顿兵十余日,空耗粮秣,如果柳某没有说错,朝廷只转运了一个月的粮秣吧,一旦一个月内不能迅速决出胜负,大军撤回西宁府城,只是时间问题。”

   魏王陈然听着隔壁之言,皱了皱眉。

   “是柳芳。”南安郡王察觉到魏王陈然神色不悦,道:“殿下不用理会于他。”

   魏王陈然低声道:“此行过来,还是和岳丈大人说一声,那方晋是奸细,当初岳丈大人出兵西北,以及金孝昱兵败海晏,都有方晋暗中提供了一些情报,导致岳讬对我汉军调度布控,了若指掌。”

   他想了想,还是能让岳丈大人不至于太惨的结局,否则也会牵连到他。

   南安郡王闻言,瞳孔缩了缩,说道:“竟有此事?”

   可纵有此节,就能将兵败之责,完全推卸到方晋头上了吗?

   南安郡王眸光闪烁,心头思量不停。

   最终得出一个结果,不会有太多区别,即此事哪怕能够推卸到方晋头上,这口锅也足以让他除爵,但能否保住世袭罔替的爵位给儿子呢?

   其实陈汉四大郡王的铁帽子王是相当之硬,但十万大军败亡西北,再硬的铁帽子也盖不住这样的罪过。

   南安郡王严烨道:“此事且看回京以后,再看吧。”

   不管如何,他从此淡出朝堂已成定局。

   就在这时,忽而听到囚牢之外传来阵阵欢呼之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儿。

   魏王陈然吩咐道:“去看看怎么回事儿?”

   身后的仆人,也是魏王府的典军,从监牢向着外间而去,没有多久,折身返回,面带欣喜说道:“王爷,听说是卫国公取得了大胜,在东峡谷口大败番人,前后歼灭敌寇四五万人,女真亲王岳讬也被生擒了,现在被押到锦衣府的囚牢里呢。”

   不同于严烨、柳芳二人,被关押到西宁府衙,而岳讬这样重要的犯人,已经被锦衣府和京营联合看押,共同监禁在锦衣府的监牢中。

   “不可能,假的,都是假的!他没有带红夷大炮,怎么会打赢?”隔壁的柳芳目光呆滞,低声嚷嚷说道,似要挣脱着绳子,身上的裙裳袖口的火红流苏因为情绪激动,轻轻摇曳出涟漪红影,竟有几许异样的明媚。

   或者说,此刻的柳芳心性已经扭曲,因为一旦穿着衣裙回返京城,不知要遭多少嘲笑。

   这两天为数不多的信念支撑,就是贾珩也能大败,这样两相对比,就可以比烂脱罪。

   南安郡王严烨此刻也目光呆滞,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贾珩小儿又打赢了,别又是中了敌寇的诱兵之计吧……

   可明明是四五万兵马,纵然是诱兵之计,也没有这个诱兵之计法。

   此刻,多年在军旅之中养成的战争直觉,让这位南安郡王心头为之纠结不已。

   又让贾珩小儿打赢了?

   苍天无眼,苍天无眼啊!

   魏王陈然脸上却现出一抹喜色,说道:“子钰打赢了!”

   先前,他在旁听军情之时,就开始隐隐有种直觉,子钰一定会打赢这场战事。

   见魏王喜不自禁,南安郡王心思复杂,他与贾子钰究竟谁和魏王亲近一些?

   魏王陈然面上喜色掩,道:“岳丈大人,当为此胜浮一大白才是。”

   说着,拿起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酒,继而一饮而尽,因为喝的猛了,脸颊不由浮起两抹异样潮红。

   见得此幕,严烨心情更为复杂,本来这杯庆功酒应该是为他而饮的。

   魏王陈然说道:“岳丈大人,兵马后续扫荡青海,可能还需要不少粮秣军需供应,岳丈大人,我先回城中安顿好这一切,随后再过来寻岳丈。”

   现在大胜之时,等到战后军功奏疏递送京城,他在西宁帮着供应粮秣军需,也是一桩大功劳。

   严烨压下心头一丝复杂的心绪,说道:“殿下先去罢。”

   说完,目送着魏王陈然离了牢房,继而,牢房中响起一声空荡荡的叹息。

   ……

   ……

   海晏

   贾珩此刻已经领兵来到海晏,听闻王循所言,面色凝重,说道:“庞师立,你即刻领七千骑军,前去接应谢再义。”

   以五千骑军追击虏寇万余大军,谢再义此举还是有些冒险的。

   庞师立拱手应是,然后领了军令前去接应谢再义。

   贾珩看向金铉,说道:“剩下来,就是扫荡青海诸番人,收拢青海蒙古诸部,应对即将到来的准噶尔部落。”

   既然多尔济去了准噶尔,那么料敌从宽,就需要做好准噶尔会派兵前来驰援的打算。

   金铉沉吟片刻,说道:“卫国公,也要防止前往藏地的固始汗兴兵回师青海。”

   几乎不用想,身在藏地的固始汗听闻消息,肯定会兴兵前来驰援。

   贾珩说道:“我打算请额哲可汗前往西南,以防止昌都的固始汗援兵。”

   再往藏地,那里蒙古以及其他番族情况更为复杂,所以一开始的烧杀掳掠之策,其实是有些…考虑欠妥的,或者说不够周详齐备。

   既要有刑威震慑,也要有德泽怀柔。

   这样统治成本最低。

   如果用察哈尔蒙古收拢部分青海蒙古,然后入藏地与固始汗相争,是否能将藏地收归汉廷?

   这其实是一种战略构想。

   如果能解决两块边疆之地,进而开疆拓土,也算是为后世留下一份儿基业,也不枉他来到此世一场。

   贾珩思绪一时纷飞莫名,以至金铉不得不提醒了一下少年国公,说道:“卫国公,卫国公。”

   贾珩回转过神思,说道:“没什么。”

   金铉问道:“如果准噶尔可汗真的来相助,卫国公打算如何应对?”

   贾珩道:“上禀朝廷,趁势打过一场,收复关西七卫,剑指西域,准噶尔部落大概能调拨十万兵马?”

   面色顿了顿,说道:“不过我以为真的打起来,可能藏地的固始汗也会出兵,不管如何,兹事体大,需得和朝廷通通气。”

   他这两天写的报捷军报应该已经经急递,到达京城了吧。

   金铉点了点头,面上若有所思。

   ……

   ……

   此刻,茫茫大漠,傍晚时分,晚霞漫天,一轮彤彤大日在西方天穹悬挂,残阳如血,如诗如画。

   正在冒着硝烟的赤红旗帜燃烧着多一个黑孔,而断裂的刀枪之下,遍地的尸身。

   偶尔有秃鹫在尸身的脸上啄了一下,扯下一块儿肉,大快朵颐,嘴里发出“咕咕”的欢快声音。

   然后似乎感受到马蹄声乱的偌大动静,“扑棱棱”地飞上天空,似是恐惧地看向远处的大批骑军。

   此刻,身穿一袭红色号服,手持雁翎刀的汉军游骑速度放缓几许,打起的旗帜之下,一众亲卫簇拥着一个披着暗红色战袍,内罩盔甲的青年武将,武将微微眯眼看着沙漠之上渐渐为风沙掩淡的马蹄印,那张刚毅的面容,皮肤粗糙,满眼血丝。

   此人正是大汉忠勤伯谢再义。

   谢再义领兵追击,自青海湖以北,一直追逐到罕东卫,再到茫茫大漠的边缘,通过这一路厮杀,多尔济相继留下六七千兵马,双方一路缠斗,在短短的六七天内交手了数十次。

   其中可谓惨烈无比。

   “将军,再往前就到茫茫大漠了,直奔瓜州卫了。”贾菖声音沙哑说着,舔了下龟裂的嘴唇,勒停了胯下马驹,嘶鸣声响起,沉声说道:“弟兄们干粮快用尽了,水也没有多少了,进不得沙漠。”

   谢再义饱经风霜之色的面孔之上,满是疲惫之色,这已是他连续追了五天,纵是普通人也为之困顿不已。

   “不追了,追不到了,回师!”谢再义眺望着远处渐渐消失的骑军,高声说道。

   主要前方大漠深深,他们不辨路途和水源,再往前而去,只怕有命进去,没命出来。

   如今前后绞杀、击溃了和硕特蒙古六七千兵马,已是大获成功,现在应当见好就收了。

   而返程没有多久,谢再义就碰到了过来接应的庞师立,二将合兵一起,也补给了谢再义所部的干粮和水源,向着海晏疾驰而来。

   至此,整个西北之战第一二阶段也开始进入中段,开始向着青海诸番人部落的方向推进。

   青海,海晏县

   贾珩这几日吩咐着锦衣府卫开始在海晏城中搜捕在金孝昱引兵来此的内应,同时帮着金铉寻找到金孝昱的尸首,运至西宁府安葬。

   先前西宁府的坟墓放着的其实是金孝昱的一个衣冠冢,而现在才找到金孝昱的尸体。

   金铉因心情沉重,向贾珩告了两天假。

   这一日,贾珩在县衙衙堂端坐着,正在查阅着关西七卫的地图。

   随着拿下海晏,清除和硕特蒙古的主力精锐,剩下的其实就是对青海诸番人的安抚和治理。

   这里的番人分布成大大小小的部族。

   青海湖以西、以北正是关西七卫,现在汉军的势力范围其实刚刚到青海湖附近,现在正在扫荡诸部番人,诛杀青海八台吉的旧部,有一些是其官长部署,帮助其征收赋税。

   陈潇道:“谢再义和庞师立回来了。”

   贾珩放下舆图,沉吟说道:“我去看看。”

   这几天,其实他也没少担忧,主要是如果谢再义等人所领兵马折损在外,那无疑为这次西北大胜蒙上一层阴影。

   此刻,海晏县城的街道上,谢再义以及庞师立二将面带微笑,一路谈及草原上的见闻。

   谢再义面容风尘仆仆,但浓眉之下,两道目光却锐利如鹰隼,说道:“我一路追赶过去,发现整个罕东卫汉民寥寥,都是蒙古的胡商,我汉家儿郎想要拥有此地,将来还得移民实边。”

   庞师立笑道:“前段时间,看节帅的意思,似想要收复关西七卫。”

   自从当初前往京营,何尝想过有今日扬威耀兵于北疆、域外?

   “准噶尔不会坐视大汉再次染指西域,到时应是打过一场了。”谢再义目光炯炯有神,说道。

   待到那时,正是我辈武人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之时!

   想他不过一神京城门前的普通校尉,竟有今日!

   就在两人说话之时,贾菖笑着道:“谢将军,节帅来了。”

   彼时,贾珩已经领着一众锦衣亲卫迎至县衙官署之外,少年国公的清隽面容上现出欣然之意。

   贾珩目光温煦,笑道:“谢将军,庞将军。”

   “见过节帅。”谢再义与庞师立翻身下马,快步近前,抱拳行礼道。

   贾珩伸出两只手紧紧抓住两人的胳膊,笑道:“自家兄弟,无需如此多礼。”

   谢再义倒不觉什么,毕竟早已习惯了贾珩的称呼。

   庞师立浓眉之下的眼眸闪了闪,心头涌起一股暖流。

   贾珩笑道:“走,咱们到衙门叙话,等会儿为两位将军备下薄宴,接风洗尘。”

   说话间,贾珩与谢庞二将进得县衙厅堂,此刻后厨已经交代下去,开始准备酒菜。

   待与谢庞两将落座下来,贾珩湛然目光盯着谢再义,问道:“此次追击,和硕特蒙古的多尔济带走了多少兵马?”

   这是他最为关心的问题。

   谢再义道:“节帅,和硕特蒙古出城之时大概有一万五千兵马,这一路追杀有六七千兵马折损、失散,后来不足万人进入大漠。”

   “不足万人,想来也翻不出太大风浪了。”贾珩点了点头,说道:“谢将军可否向我介绍这一路,追击多尔济兵马的详细经过来,最好将罕东乃至瓜州的地貌和情况叙说一番。”

   谢再义道:“末将其实也没有深入太远,从海晏西行之后……”

   其实刚开始多尔济判断不出谢再义领了多少兵马,然后就为衔尾追杀,一路溃败,但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胆气尽丧,整顿骑军反扑过来,但仍是为谢再义凿穿。

   至于全军押上与汉军厮杀,多尔济又没有这个胆量赌上最后一把,而且瑚鲁布赤、桑噶尔扎两位台吉一直在劝阻多尔济,不要再鲁莽行事。

   毕竟最后一点儿兵马,实在折损不得,总不能几个人就去见准噶尔可汗。

   故而这一路上,谢再义的追杀之旅也颇为凶险。

   贾珩听完谢再义讲完全过程,说道:“既然多尔济已经逃亡至准噶尔,要谨防彼等来日犯我青海,最近要派一批游骑斥候前去探查,接下来在青海等地,还是震慑和分化番人部族。”

   谢再义点了点头。

   而就在西北局势风云变幻,贾珩正要一举威压、安抚青海诸番族之时,谋求两块儿边疆之地时。

   经过贾珩奏报的捷报以及奏疏,也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抵达神京城。

   还好,没让一些读者白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