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一骑绝尘

第1178章 空射弹道导弹

一骑绝尘 十月廿二 3906 2024-11-03 08:40

   在力学所这次会议结束的三天之后,有关启动高超音速飞行器研究的正式文件也紧跟着被发到了几家相关单位手里。

   整个项目由航空动力集团牵头组织,航空工业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负责具体实施,包括力学所在内的其余近十所企业和机构从旁协助。

   和事前预估的情况基本差不多。

   但因为还没有确定任何具体的型号,所以眼下也没有总设计师之类的说法。

   常浩南也只能暂时以“高速流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名义主持工作。

   当然,这个实验室实际上只在纸面上存在,并不额外增添任何编制和资产。

   所有成员都从各个参与单位中选派。

   只是为了便于对外沟通以及内部联络,才整了这么个有点不着重点的名字而已。

   因此,整个团队的第一次工作会议,常浩南只好安排在航空动力集团进行。

   尽管只是隔了几天而已,但再次见到姜宗霖的时候,他整个人已经明显比之前憔悴了很多。

   不过精神头倒是维持的不错,应该只是这几天连轴转地超负荷工作所导致的。

   “姜研究员,工作虽然重要,但是也得注意休息啊……”

   趁着等待其他与会人员到位的空当,常浩南主动开口,打算跟姜宗霖叙一叙旧。

   毕竟对于他来说,后者也算是“十年不见”的老熟人了。

   姜宗霖被这句有些突然的起手弄得一愣,旋即反应过来,应该是这几天太累的缘故,导致面色比较差。

   于是赶紧搓了搓额头两侧,让自己显得稍微振作一点:

   “嗐……”

   “常院士您也是搞研究的,应该知道咱们,关键时期哪有什么休息不休息……上次我好不容易受到启发来了些灵感,要是因为中间歇几天弄没了思路,那损失可就大咯……”

   说到这里,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精力尚且充沛,他还顺便开了个玩笑:

   “说起来,我看您对我们力学所的工作非常了解和关心,不知道未来方不方便指导一下风洞研发的具体工作?”

   听到这句话的常浩南费了好大力气才憋住没笑出来——

   上辈子的老单位,能不了解吗?

   不过,他还是摆了摆手:

   “各人分工不同,我虽然能在理论层面帮上些忙,但是在风洞工程层面,还是你们的经验和能力更到位一些……”

   力学所的实力毫无疑问够强,即便在前世没有足够资源,也没有chapman-jouguet燃烧理论支持的情况下,他们一样只用了不到八年时间就先后完成了jf12复现风洞和jf16超高速膨胀风洞。

   如今有了更加可靠的理论和资金支持,又把这原本计划分两步走的研发过程合二为一,效率显然不可能只是翻倍这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高超音速飞行器研究,风洞毕竟只是基础条件之一。

   相比于此,还有更需要常浩南发挥能力的地方……

   就在二人你来我往相互客套的这段时间,其它几个单位的参会人员也陆续到达了会场。

   虽说这是华夏第一次启动正式的高超音速研究项目,但相关前置研究已经断断续续进行了差不多二三十年。

   所以今天出席的这些代表,相互之间至少也算是熟人。

   有些甚至早就进行过合作。

   最需要介绍的反而是常浩南自己……

   所以,会议正式开始前的暖场环节相当简短。

   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在项目启动之前,上级单位就已经分别和几个主要参与方进行过会议或是报告,因此大家都了解基本情况。

   于是,常浩南首先把各个技术体系的现状给介绍了一遍。

   而重点,正是力学所的工作。

   紧随其后,姜宗霖也代表力学所向众人表了态:

   “各位,超高速风洞的研发效率,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度,好在我们现在已经获得了来自上级,当然还有各位兄弟单位的支持,会尽最大努力,在两年内实现jf14型复现式高速高总温膨胀风洞的点火启动,为后续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jf14,就是常浩南那天给新一代风洞建议的命名——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复现风洞最终被命名为jf12。

   而正向爆轰驱动的膨胀风洞则是jf16。

   这两个名字实际上指代的是它们正式投入使用的年份。

   包括后来的jf22也是如此。

   但现在,新风洞计划在2007年左右就投入使用。

   由于已经有了jf8和jf10,又不可能回头去叫jf7。

   所以干脆,(12+16)/2=14……

   当然,常浩南对外的说法是,希望能重现当年jf4风洞对于我国高超音速研究事业的推动作用……

   而在姜宗霖的表态结束之后,其他人见常浩南没有马上进入总结的意思,便照例开始发表各自的意见。

   “两年以内……”

   坐在会议桌中间位置的黄锐松首先开了口:

   “那常院士,我们是不是考虑在中间这段时间,先依托现有条件进行一些技术探索?”

   眼见并没有人对自己的说法表达反对,他又进一步继续道:

   “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就一直在进行亚燃冲压发动机的研发,虽说中间几个型号都没能批量装备部队,但也积累下来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和测试数据,尤其在整体式冲压发动机导弹的设计领域。”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可以先开发一种速度在4马赫左右,介于普通超音速和高超音速之间的试验弹,进行一些地面测试……”

   然而,他刚刚说到一半,对面另一名同样来自航天科工,但属于不同研究院的代表张福忠,就表达了反对意见:

   “锐松同志,我理解你对当年连续三种超音速导弹下马感到惋惜,但我们要搞的毕竟是正儿八经的高超音速研究……”

   “亚燃冲压和超燃冲压之间的差别我想你比我更加清楚,如果真按照你的建议从4马赫开始搞,我相信确实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出成果,但那岂不是成了挂羊头卖狗肉?”

   黄锐松是当年包括c101在内一系列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副总设计师,提出从亚燃冲压开始搞,虽然确实有弥补当年遗憾的想法,但也绝对不完全是出于私心。

   被这样直接反驳,难免有些挂不住面子:

   “福忠同志,虽然亚燃冲压确实不能和超燃冲压相比,但在结构优化和控制率设计这些方面,总归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更何况现在还没有实际可用的超高速风洞,也没有条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总不能未来两年时间都一直搞理论吧?”

   其实常浩南本就打算趁着今天开会的机会,把后续第一阶段的任务给部署一下。

   只是没想到同志们这么有积极性,提前把这个环节给启动了。

   “咳咳——”

   为了避免两个人吵出火气,他赶紧轻咳两声,让整个会场重新归于平静。

   “黄研究员说的有道理,在风洞研发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应该进行一些条件允许的测试项目。”

   听到这里,刚才还一脸紧绷的黄锐松不由得面露喜色。

   甚至还特地朝着张福忠的方向看了一眼,

   然而还没等他高兴起来,常浩南就继续说道:

   “但按照我的想法,不是用亚燃冲压发动机……而是用火箭发动机,直接进行飞行测试!”

   ???

   这下子,不仅刚才陷入争执的两个人。

   甚至连其它代表的脸上,都露出了略带疑惑的神情——

   用火箭发动机。

   做飞行测试。

   那这不就相当于打一发弹道导弹么?

   二炮都已经装备十来个型号了,还有什么好测的?

   “我说的确实是弹道导弹……但不是通常意义上的……”

   常浩南当然也看出了众人的不解,当即解释道:

   “在新一代超高速风洞投入使用之前,贸然进行超燃冲压发动机测试的风险和投入太大,所以我们只能考虑用技术更加成熟的火箭发动机……但相比于常规型号,这个新型试验弹会采用更高比冲的液态燃料、双锥体布局、并预计在末端达到约6-7马赫的速度。”

   这个完全是突如其来的消息,让现场在随后的好几分钟时间里都陷入了寂静。

   虽然乍一听有点离谱,但仔细想想的话,这个思路似乎又非常合理。

   双锥体布局的潜力虽然不大,但相对应的风险也比较低。

   唯一的问题是……用来测试什么?

   只是比传统的短程弹道导弹快了两马赫左右而已。

   和中导差不多。

   “在东风21……或者类似型号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么?”

   面对常浩南,张福忠还是不好直接质疑,只是试探着询问道

   “那当然不是……”

   常浩南摆摆手:

   “为了增强发射的灵活性,并给予一定的初速度,这个型号会使用飞机挂载,从中高空发射。”

   “除此之外,导弹还会采用惯性-雷达-卫星复合制导,用于在战术上测试未来高超声速武器的效能,以及在技术上验证其命中精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