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大明
永乐年间
“好!
不愧是咱朱棣的后代,没给咱丢脸!”
朱棣欣慰地说道,朱由检最后的行动,可谓是在朱棣的意料之外。
亲手结束亲近之人的性命,是为了使她们免遭敌人之手。
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想过向敌人投降,更没独自逃命,在煤山自缢而亡,还宁愿被分尸,也要保护北京城中百姓的性命。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咱大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做到了。”
太太子朱高炽说道:“爹,方才二弟虽言语不当,说的也是事实。
翻遍华夏史书,哪个王朝不会灭亡,又怎可能会代代有明君。
只要咱们对百姓好,这就足够了。”
朱棣满满的欣慰,太子日后坐在大明皇帝之位上,也一定会是个明君。
伸手在朱瞻基头上摸了摸,朱棣道:
“你要多多向你爹学习啊。”
还是少年模样的朱瞻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爷爷,我会的。”
这时,朱高煦大咧咧开口:“爹,你说后世的那个崇祯帝是不是傻。
都打到家门口了,还不逃跑,居然选择了自缢,要换做是我,我就…”
不等把话说完,朱高煦背后一凉,瑟瑟发抖。
这是怎么一回事,明明还是盛夏时节,为何我会突然感觉冬天到了。
稍稍抬头,朱棣的那双摄人的虎眸正盯着朱高煦,“要换做是你,你要怎么做。”
朱棣说话的语气淡淡地,好似看不出半点喜怒。
“自尽而亡多么憋屈,要我是崇祯帝,我就会拿起手中兵戈,去与闯王李自成拼杀。
大明皇帝,要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
明末
崇祯皇帝朱由检唏嘘一声,一屁股坐在地上。
原来,自己就算做得再多,还是无济于事,大明终究会亡在朕的手中。
在煤山自缢,这结局看起来也还算可以,至少没像大宋的某些皇帝那般窝囊,也不知后世之人眼里,朕会得到怎样的评价
……
【说起来,朱由检他本人的心中,其实也不想做这个皇帝的吧。
要不是天启帝没有子嗣,还说了那句“吾弟当为尧舜,”或许还有机会做个闲散王爷。】
【王承恩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太监,在大明的最后时刻,还率领众多太监保卫皇宫。死后还和崇祯帝葬在了一起。】
【崇祯最后的选择,给了大明较为体面的结局。即使是到了地下,见到了太祖皇帝朱元璋,料想朱元璋也不会过多责怪。
反而还会摸着朱由检的头,慈和地说道:“孩子,你做得很好了。”】
【大明实亡于万历,万历之后,大明这艘残破不堪的大床,无论是谁来掌舵,都避免不了破碎的结局。】
【朱由检明明就只是闲散王爷,根本就没想过做在天子之位上。谁能想得到,却成了皇帝。
没人教他,无力挽回大明的颓势也是意料之中。】
【相较于其他朝代,我还是最喜欢大明。不称臣,不合亲,不赔款!】
【大明亡国,从某些方面看,是必然而然的结果。别的不说,光是朱元璋制定的藩王之策,
到了崇祯这一朝,大明要养这些王爷已经相当费力了。
钱的重要性,朱元璋不是不知道,却还是做出了这样的决策。】
【大明是汉人最后的朝代。至于明朝之后的那个朝代,不说也罢。】
【大明是有史以来,最有骨气的王朝。】
……
崇祯脸上渐渐浮现起了笑容,后世之人的话语,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听。
他们说得真他娘的对,如若不是没有其他办法,老子根本就不想当这皇帝。
帝王有什么好当,成天面对狡猾如狐的群臣,还要批阅数不完的奏折,以及无数的事情等待处理,
史上能被称做明君的,都不是一般人。
从兄长手里接过大明江山时,朱由检心里就有所预料了。
咦?
朱由检眼神一动,居然有人直言,大明实亡于万历,这分析得完全正确。
反正不说自己是亡国之君的言论,朱由检都倍感亲切。
王承恩这家伙,倒还挺忠心的,关键时率领众多太监保卫皇宫,朕死了,还愿意追随而去。
仰头看向上方,如果太祖高皇帝看见天幕中的画面,会不会对我失望呢。
自从登基后,我自认已是做得够好了,没有一刻不再思虑大明的未来。
可是,我终究没学过相关的帝王之道。
会造成灭亡的局面,非我之所愿。
……
万历年间
本来还悠哉悠哉观看天幕的万历帝朱翊钧,眉头一皱,这些没长眼睛的,你们好好地看看。
崇祯才是使大明灭亡的罪魁祸首,这关我何事。
……
嘉靖年间
依旧是一身道袍的朱厚熜,不屑地撇撇,从后世子孙的言语上看,这崇祯帝的权术不怎么样。
你最初只是个闲散王爷,说得好像谁不是一样。
自己能力不行,就不要找其他理由,多从自身找原因。
若朕面临你那局面,大明是绝无灭亡的可能。
……
洪武年间
朱元璋感慨道,“孩子,正如天后世子孙所言,咱是不会怪你的。
你尽力了就好。”
正欲闭上双眼,休憩一番,朱元璋猛地一怔,“妹子,咱是不是看错了。
照后世子孙的话来看,大明之后的朝代,不是汉人所建?”
马皇后默默地叹息道:“重八,你没有看错,我也看到了。的确不是汉人所建立的。”
……
东汉末年
刘备长长一叹,“为何其他王朝的皇帝,都这般有骨气与血性。
而汉桓,汉灵帝,却是那般作为!”
刘备痛心地说道,眼底深处有一抹坚定。
不论怎样,我都一定要兴复汉室。
清秀儒雅的诸葛亮,手拿羽扇,一副胸有成竹的姿态,
“主公放心,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此时此刻,天幕上缓缓浮现出诸葛亮的身影,眼里泛着泪花。
“亮,再不能兴兵讨贼,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这,只看着上方的画面,刘备第一时间似是想到了什么。
孔明是军师,为何要亲自兴兵讨贼?!
莫非那个时候,自己和云长等人都已不在了吗?
一只手搭在诸葛亮的身上,“军师,你...”
“主公,我们还是继续往下看,亮也是不知未来会发生何事。”
即便是有所猜测,双方都不忍直接开口,心里还抱有一丝希望,都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天幕上。
......
大唐
李世民望向下方的诸多大臣,不免心中感慨,“何时,自己才能遇到一个如诸葛孔明那般的军师,一心为了大唐而无半分私心。
此等的忠心,千古罕见。”
......
大宋
陆游眼底含泪,“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像诸葛亮一样为了兴复汉室,鞠躬尽瘁的臣子,纵观华夏的各个朝代,又能有几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