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千古第一直臣——海瑞!
秦国
秦孝公嬴渠梁皱眉,心道,这一次后世之人有的话,就不那么好听了。
转头看向一旁的商鞅,“商鞅,你清楚寡人想说什么吧。”
多年来的默契,嬴渠梁自信,商鞅能轻易地猜到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
商鞅重重地点头,和秦孝公同时看向一处地方,
“臣明白。”
秦孝公开口道:“居然有人认为,我们君臣两人不及驷儿和那张仪。
真放在一起,他们这两个晚辈岂能与我等相比。”
随后,商鞅与秦孝公相互对视一眼,尽都仰头大笑。
能从天幕中看到未来秦国的情况,他们两人早就已然知足了。
秦惠文王时期
咸阳宫
嬴驷弯腰,正想再说出那句话,张仪连忙将其扶住,
“王上,莫要说笑了。”
看嬴驷的动作,张仪就知道,秦王又想说那句先生教我。
被看穿动作的嬴驷,也没多少异样,
“你看,后世之人对你的评价还是挺高的,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张仪一脸无奈,朝一处地方看去,“王上,还有人说我是战国第一诈骗犯!
我虽对诈骗犯这几个字不太理解,单是想想,也能从中知晓是什么意思。
无外乎,说的就是我欺骗楚王这事。”
满不在乎地耸了耸肩,“这我能有什么办法,楚王实在是太蠢了,但凡楚王聪明一点儿,计划都很难成功。”
秦惠文王侧头看了过来,带有疑惑地问:“不管说的是不是楚王那件事,难道后世之人说错了?
你张仪,就是战国第一诈骗犯!”
张仪:“???”
王上,你要不要听听你说的这是什么话?
常言道,君臣一体,我是战国第一诈骗犯,你又能比我好到哪里去。
咱们两个是一丘之貉,谁也别笑话谁。
很可惜,这番话张仪只能在心里暗自吐槽。
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当着嬴驷的面说这些。
开什么玩笑,就算嬴驷对自己再好,那话一说出口,令人羡慕的君臣之情很快就会变了味。
很快地,张仪就迅速地调整了一番自身情绪,看向遥远的东方,豪气万丈地说道,
“我张仪,未尝不是大丈夫!”
东汉末年
“大哥,这说的不就是咱们吗?”
张飞大声地开口,认为自己等人就是乱世中的英雄。
只等寻找到合适的时机,所做出的事迹,将会令所有人瞩目。
关羽也是说道:“三弟,先不要想这些。
我们还是先想想,如何才能渡过眼前的难关。”
听得这话,张飞也是不再多言,好半晌才再次说
“不知道,天幕下一个视频会播放什么?”
正此时,天幕之上蓦然出现了一段话,
【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朝堂中的一股清流。】
【一生从未贪污,家中所用开支,全是依靠朝廷的俸禄。
自他成为大明官员的那一刻,就一心为百姓做事,
所思所想,全是为了百姓。
只要百姓能过得好,哪怕让他为之付出性命,也毫不犹豫。】
【观整个大明一朝,可以没有他这个人,他做的事,或许不是多么的重要。
可,整个华夏之中却不能不没有他这样的人存在。】
“大哥,二哥,你们说这人,我们认识吗?
为何,我却一点也想不起来。”
张飞没看到明朝这两个字,直接就开口询问。
刘备指着前方,无奈地说道:“三弟,你看那是什么字?”
跟在刘备两人身边,张飞也是认得不少字,
“大明一朝?
大哥,你突然说这儿干什么。”
张飞还没反应过来,不明白刘备的这番举动,到底是何意思。
一旁的关羽,似乎是终于看不下去了,
“三弟,大哥是想说,天幕上说的那人,是来自后世的明朝。
我们不认识,也不可能认识。”
刘备在心中暗道,那样的人,真的存在吗?真想与之见识一番。
西汉
刘邦再度看见明朝两字,张了张嘴,什么话也没说出。
明朝这个后世王朝,有着怎样的实力,他早已心中有数。
“一生之中从未贪污,做的一切事情,全为了大明百姓,
这,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吗?
估计是只有圣人,才能真正做到了吧。”
刘邦呢喃自语,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他看见了许许多多的事。
更是极其清楚,要想做到那种地步,根本就是不可能。
萧何说道:“陛下,天幕中的此人,不会是圣人!”
嗯?
这下轮到刘邦又疑惑了,萧何啊,朕知道你是很聪明。
但,凡是都有绝对。
你就这般肯定,他不是圣人。
等到天幕再次播放时,万一那人就是个圣人,
朕倒是想看看,你会是何等表情。
一口咬下嘴里的瓜果,刘邦道:“为何这般肯定?
从未贪污,并且一心为了百姓,
这莫非不是圣人所为。”
让刘邦感到奇怪的是,天幕中为何会说那人做的事,不是特别重要。
你确定吗?
这样的能臣,若不重要,什么人做的事才是重要的。
萧何沉声道:“陛下,整个华夏就两个圣人,
一个是孔夫子,另一个则是王阳明。
正因如此,那人才不会是圣人。”
刘邦一时恍然,自己太过激动,居然把这事给忘了。
大明这个王朝出的人才实在是太多。
察觉到刘邦的尴尬后,萧何也没有闲着,而是说:
“陛下会认为那人是圣人,不正是表明陛下是个爱民如子的贤明帝王吗?”
在拍马屁这块,萧何表示,自己是愈发精通。
稍微察觉到不对劲后,就能立马有所动作。
大明
朱元璋大喜过望,“妹子,没想到在咱的大明,竟还会有这种臣子存在。
咱要是认识,一定会大大地重用。
作为臣子,一心为了大明百姓考虑,他们才对得起身上的一席官袍。”
朱元璋脸上浮现出了其他神情,“咱还记得,那于谦所说的一句话。”
马皇后适时开口,“什么话?”
“红衣官袍,百姓血染。
大明臣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能辜负老百姓。
咱以前也是老百姓,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朱元璋说完后,又气愤不已:“咱给他们定的俸禄,明明足够,他们还叫苦不已。
就给让他们好生看看,那位在大明是怎么生存的。”
大明
嘉靖年间
不少大臣看见天幕上的描述,都在同一时间想到了一个人,
整个朝堂上,似乎除了那块臭石头外,好像是没有其他人符合了。
真的是他吗?
他的名字,又凭什么出现在天幕上。
此时,几个亮闪闪的大字现出,
【此人,就是海瑞,人称“海青天”。】
【治安疏一出,海瑞之名也将响彻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