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一夫一妻的弘治帝
洪武年间
朱元璋脸色显得很不自然,在此之前,他们已是从天幕中大概知晓了朱佑樘的性子。
自身性格软弱,听信文人的话语。
直到现在,朱元璋的心里还是有点难以置信,他们朱家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仁慈,对百姓的太子登上皇位,自是没问题的。
一味信任文人的话语,那么,坐在龙椅上不是手掌天下生杀大权的皇帝,而是个任人摆布的傀儡。
一个皇帝,怎么能没有自己的想法。
现在这么一看,这朱佑樘似乎与自己心中所想,有那么一点出入。
“标儿,你对弘治帝恢复午朝之事怎么看?”
朱元璋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单从这方面上看,弘治帝在治理方面上还是非常勤劳的。
当皇帝,除了要有果决的手段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勤奋。
帝王不理朝堂要事,久而久之,一个王朝的朝廷就会变得荒废,百姓起义,各种叛乱也是接踵而至。
朱标没有立即开口回答,如果是换做其他大臣,恐怕走听到问题时,就会毫不犹豫地拍马屁。
身为大明太子的朱标,断然是不可能是这样做的。
而朱标心里清楚,爹想要的也绝不是溜须拍马的答案。
稍稍沉思了一会儿,朱标便是开口说,“儿臣认为,在天幕上出现过的诸多大明皇帝中,弘治帝应该算是较为勤奋的一个。”
朱元璋点点头,朱标所言,正是自己心中所想。
瞧见朱标的模样,朱重八又是笑道,“标儿,你还想说什么?”
“如果没记错的话,天幕曾出现过这样的一句话,弘治帝的太子朱厚照一直都在为夺回兵权而努力。
不仅仅如此,很可能弘治帝在位期间,朝上的很多位置,都被文人给把持了。”
说到这里,朱标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估计在文人眼中,弘治帝就如同圣人一般。
毕竟有这样的皇帝,他们想要的一切,都是能够得到满足。”
看了不少的天幕,朱标对于很多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以前没有意识到的地方,如今都是能够有所察觉。
见到如今这般侃侃而谈的朱标,朱元璋显出一脸欣慰的笑容,咱这大明朝,有标儿在,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强盛。
从天幕中看到不少有关大明的事迹,那么在以后,就能避免很多的祸事了。
“标儿,你说得对。
你的能力已经足够,咱是愈发想要把大明交到你手中了。”
朱元璋感慨道,从建立大明那一刻起,他也是感觉,自己身上的重担好像卸下了一大块。
之后的岁月,唯一要做的,就是治理好大明,顺便为标儿铺路。
除此之外,老朱就想从龙椅上退下来,和马皇后回到凤阳耕田放牛。
不管怎么说,朱元璋最初也只是在乱世中活下来,家人平安,有一口饱饭吃就够了。
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他也不想走上造反的这条道路。
朱标装出一副怒容,不满地说道,“爹,你又想回凤阳了。
其他朝代的皇帝,哪有像您这样的。
偏偏不想当这大明帝王,只想回老家放牛。”
朱标也不是不想让朱元璋退位,只是朱标的心里很清楚,以自己的能力,还远远没有到登基的时候。
监国可以做到,登基为帝还不行。
只见朱元璋眉毛一挑,没好气地说道,
“标儿,你说得对,咱不想像其他皇帝那样。
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咱有你这个大明太子。
你的治理能力,朝堂上下都十分夸赞。”
说这话时,朱元璋显得十分高兴。
古往今来,无数的朝代中,有哪个皇帝能像朕一样,如此放心太子。
而太子的能力,也很是不错,未来必然是一个贤明君主。
紧接着,朱元璋又是说,“你的登基大礼,朕一定会为你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
朱标:“.......”
朱标心里苦,果然是四弟一走,就该轮到自己了。
此时此刻,朱标很想朱棣现在就大胜而归,好为自己分担。
大汉
一座宏伟宫殿
汉景帝刘启坐在龙椅上,不紧不慢地吃着手里的瓜果。
“只是看现在的天幕,弘治帝倒也没有想象中的那般不堪,从其做法上而言,反倒是有一副明君之相。”
相较于大明的其他皇帝,什么修仙的,玩蛐蛐,以及做木工这些,刘启认为这朱佑樘,简直不要好得太多。
皇帝就该是这样,勤快地治理朝堂要事。
恍惚间,刘启把目光移动到了天幕最下方的信息上,嘴角处有一抹意味深长的表情浮现,
大明的那些臣子,估计大多已是习惯了没有午朝。
而勤劳的弘治帝又特意把午朝恢复,文武百官会是何等心情,可想而知。
就好比按照以往的规矩,辛劳一天的大臣本该下班,舒舒服服地躺在家中休息。
然,弘治帝一上来,就宣布一个新规矩,把本该休息的时间变为上朝。
而且这项新规矩,在以前本就存在。
哪怕有人想要抗拒,也是找不到地方。
刘启突然间想到,自己是不是对大汉的臣子太过宽容了。
要不然,也施行一番类似于午朝这样的规矩。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此一来,说不定大汉的朝堂还能迸发出不一样的景象。
说干就干,刘启立即翻起史书,想要找找相关的记载。
汉景帝不是昏君,心里更是明白,有一个想法,是万万不行的。
你想要施行一项举措,还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分析,不然永远是纸上谈兵,叫人看笑话。
大秦
始皇帝嬴政摸着下颌一缕胡须,“弘治帝朱佑樘这家伙,没想到还是个勤劳的皇帝。
原以为在之前的信息里,会是个什么都不做,全把事情交给文人的无能之君。
现在这么看来,还是有点出乎意料。”
见到陛下这样子,王翦也是适时出声,“这会不会背后也有着文人的动作。”
王翦认为自己这么说,似乎也没多大的问题。
弘治帝站在台前,而文人则在背后出主意。
既然是充分信任文人,自然是任何想法都能听得进去。
嬴政心中暗道,如王翦这么说,好像是也没多大的问题。
“恢复午朝,相信绝大部分大臣的心里,都是极其不愿。
因为这,占用了他们原本的休息时间。
在这里面,想来文人是很难真正受益。
这举措估计是弘治自己想要施行的,而文人之所以没有阻止,其原因大概只有一个。”
“是什么?”王翦急切地发问,也是想知晓其背后的真正缘由。
嬴政对于王翦显出的表情很是受用,随即慢悠悠说道,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弘治帝的形象,很符合那些文人心中明君的模样。
故而,没人会站出来阻止。
王翦你可以想想,要是大明最木匠的那位皇帝,
想做某些事,不管这事看起来如何,绝对都会有人阻拦。”
始皇帝少年就成为了秦国国君,对某些大臣心里的小九九,自是一清二楚。
尤其是某些无耻的文人,他们心中有着一套属于什么才是明君的行事准则。
他们的眼里,若君王的行为与他们认为的明君不符,那么他们就会用所谓的行动证明,皇帝是所谓的昏君。
若皇帝不改,他们会以死相逼。
文死谏,武死战。
很多的时候,只有武将做到了死战。
世上没多少文人,敢真的用性命去劝谏皇帝。
听到始皇帝这么解释之后,王翦立即恍然,“陛下圣明。”
对此,祖龙也只是淡然一笑,“朕什么时候不圣明过。”
【一有空闲,弘治帝就常常召集内阁大臣们,一起商议如何治理大明。
与史上众多性子狂妄的皇帝不同,朱佑樘对臣子谦逊有礼,俨然是无数文人心目中的明君。】
【在不少文人心目中,弘治帝在位期间,大明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强盛。
甚至有人更认为,朱佑樘所做的事,远远超过了太祖皇帝朱元璋。】
【毕竟太祖皇帝动不动就诛人九族,砍头杀人,出生于洪武年间的大臣可谓是相当可怜。
犯了一点儿过错,就有可能被砍头。】
【弘治皇帝则万万不可能做这样的事,先例就摆在面前。
大明太医刘文泰因医术不精,医死了成化帝。
本该诛九族的刘文泰,非但没死,还依旧是太医。】
【朱佑樘给他的惩罚,只是区区的贬官,改为了太医院医判。】
【故而,大明弘治年间的文人,在某些事情上,也是变得愈发放纵。
那是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皇帝是个好人。】
【放眼华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一个能得到好人名头的帝王,是为数不多的。】
【弘治帝还做了一件,还做了一件其他皇帝很难做到的事,那就是一夫一妻。】
【何谓一夫一妻,简单来说就是字面意思。】
【朱佑樘终其一生,就只有张皇后一个妻子,再无其他女人。
这种举动,放在任何一个皇帝身上,都是难以想象的。】
永乐年间
一处营帐
“轰!”
朱棣快速脱下身上的盔甲,面上显出一脸得意之色。
那些家伙,也不过如此。
就这样的种族,百年后也敢覆灭咱的大明,简直是胆大包天。
“老二,你在看什么,还不把东西拿给咱。”
朱棣高声说道,让朱高煦不要愣在原地。
“大爹,你别说话,咱在看好东西。”
朱高煦摆摆手,对朱棣的动作,显得很是不耐烦。
朱棣:“???”
好小子,敢用这语气与我说话,反了你了。
常年在外征战的朱棣自是不会惯着朱高煦,抡起硕大的一个拳头,迅速地打在了朱高煦的后脑勺上。
“嘶!
真特么的痛!”
朱高煦捂着后脑勺,龇牙咧嘴地叫道。
“爹,你要干什么?!”
汉王张着大嘴巴,大咧咧地问。
这场战役不是胜了吗?
你莫名其妙地给我一拳头,又是怎么一回事!?
这些天来,一直在打仗,我又没有招惹你。
谁料,朱棣的反应比朱高煦还要夸张,瞪着眼厉喝,
“你还敢问咱是为什么?
给咱说说看,咱刚才问你的问题是?!”
朱高煦一脸懵逼,什么问题,大爹你问了我问题?
瞧见这样子的朱高煦,朱棣就是气不打一处来,猛然抡起一拳头,准备给汉王再来上那么一次。
你没有记性,那咱就让你好好地长长记性。
我是你的爹,打你就是应该的。
“别别别,大爹,我错了。”朱高煦连忙双手抱头,委屈兮兮地说。
真不能怪朱高煦胆小,实在是面对的人太过强势,他只有这种办法了。
心里也很是不愤,每次大爹就只会欺负自己,还画永远也不会实现的大饼。
这么多年,就从来都没有打过大哥,区别对待得这么明显。
我气啊!
同样都是皇子,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错哪儿。”朱棣问道。
“哪都错了。”面对恶势力,朱高煦不得不这样低头。
朱棣拍了拍朱高煦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对了,这才是咱的乖儿子。”
“你对这些胜利怎么看。”
朱高煦心道,能怎么看,当然是用眼睛看了,难不成我还用脚?
瞅瞅你这话说的,像是人话吗?
当然了,还算有点脑子的朱高煦,是不会傻乎乎地把真心话说出来。
不然的话,指不定又是一顿臭骂。
想罢,朱高煦快速地说道,“我认为,咱大明最能打的皇帝就是您了。
那些家伙在您面前,不过是如土鸡瓦狗般脆弱。
只要我们再继续下去,就一定能解决,介绍大明的后患。”
此时,朱高煦的内心活动,更是无比丰富。
现如今的大明,论打仗谁能够打得过你啊。
我算是看出来了,您不把他们赶紧杀绝,这次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看来,这次出来打仗,你小子的收获也算是不小。
居然,变得会说话了。”
朱棣感慨道,眼里也有着其他异样的神色。
朱高煦:“.......”
忍不了忍不了,总感觉在大爹,我就不是个人。
敢情以前,我在你眼里,连话都不会说是吧。
“对了,你刚才是在看什么,注意力那样集中。”朱棣问道。
听到朱棣问起这个,朱高煦挠挠头,“爹,你还没看天幕吧。”
“在后世中,我们朱家可是出了一个好人,而且还是皇帝。”
明明这些话语,朱棣都听得懂,怎么组合到一起,就感到这么陌生了。
好人皇帝?
世上真有这东西?
“你说的是谁?”朱棣问道。
“弘治帝朱佑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