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第771章 湘妃祠 秦始皇的做法

   秦风的这些言论让所有人胆战心惊,叔孙通都有些怕了,这……这是取死之道呀。

   叔孙通心思活泛,眼珠一转计上心头,马上摘下腰间的金砖:“田丰老头,害人不浅,老子非和你好好说道说道不行。

   仁义礼智信闪着金光,向着田丰身上招呼。

   田丰的修为高但也高不过叔孙通,在儒家来说,叔孙通就是一个怪才。

   30多岁轻而易举的到了紫府境界,打田丰没有任何压力。

   其他的儒家博士也回过味来,挽着袖子冲了上去,像犟驴一样的淳于越也加入了其中的行列,偷偷的踹了田丰几脚。

   秦风的说法有些太吓人了。这个要是始皇帝归罪于整个儒家。他们这个学派可能就要到头了。

   训斥完田丰,秦风用眼神看一下了李斯,李斯这个时候刚从地上爬起来,看到秦风极具侵略的眼神,然后一转身又躺在了地上。

   打不起,躺的起!主打的就是明哲保身。

   秦风说道:“别装死了,你作为法家的君子进入奉常,奉常本来就是儒家的阵地,让你以法家制约儒家,从而达到平衡。

   不要让儒家在奉常一家独大,这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才会斗而不破。

   始皇帝对你如此器重,你特么的倒好,才做了一年多奉常竟然被儒家同化。哦我想起来了。你丫的就不是标标准准的法家,而是学儒家。

   你是不是儒家安插在法家队伍里面的密谍?好你个儒家,其心险恶用这样的恶毒的招式,真的不地道,还给别人叫什么仁义礼智信,还讲什么德,口是心非。

   儒家用风雨的事情做文章,强迫始皇帝给娥皇、女英封号激怒始皇帝,用来损害始皇帝之德。

   你不阻拦,反而推波助澜,不但不劝阻,还想要让始皇帝惩罚娥皇、女英,你要不是儒家密谍你什么意思?!”

   躺在地上装死的李斯噌的一声从上面跳了起来:“那个……帝婿……没有的事,我哪知道是湘妃是舜帝的妻子。冤枉呀,冤枉!”

   秦风哼了一声说道:“那就是你孤陋寡闻,被这些学问高深的儒生给糊弄利用了。李斯呀李斯,这些年来学问荒废了,只知道勾心斗角争夺权力,让人痛心啊。”

   秦风说道摇了摇头,盘膝坐在那里闭目养神不再说话了。他知道李斯在秦始皇心目中的分量,靠这件事弄不死李斯,所以把说出的话往回收了一手,这样效果更加好。

   李斯听了大陆:“好你个田丰。在奉常里面老子对你信任有加,没有想到你在这里算计我!”

   李斯跳起来也加入了狂揍田丰的行列里面。

   叔孙通这个时候很快就退了下去,打两下过过瘾就行。秦风都不动手了,自己已经把儒家的怒火引在了田丰身上,让人忽略了秦风,任务完成,溜之大吉!

   李斯的加入立刻让儒家炸毛了,这是他们儒家内部的事情,你一个法家的人过来凑热闹,你几个意思?

   “你这个口是心非的家伙,这里没有你什么事,我们教训田丰就行。你滚一边去。”淳于越忍不住吼道。

   李斯修为不够,看和谁比,李斯毕竟是法家的代表人而且师从儒家圣人荀子,所以进入浩然境很容易,浩然境后面就是伐髓境。

   伐髓境和锻骨境是法家境界,这个阶段里面法家的修行者就多一些。

   李斯被秦风贬过几次之后,为了应付打架,修行这一方面的确下了功夫。现在也到了锻骨境。

   淳于越属于腐儒,皓首穷经哪一类型的,儒家学问的滚瓜烂熟,对法家的一窍不通,他去阻止李斯无异于以卵击石。

   淳于越还没有接近李斯,就被李斯一脚给踹进了风雨之中。

   其他的不乐意了,淳于越也好,田丰也好,我们自己揍可以,你想揍人问过我们没有,你以为你是帝婿,想打谁打谁?我们还要脸呢。

   于是李斯被群殴,法家的人不乐意了,也加入到战团,于是在湘妃祠里面,儒家和法家打成了一锅粥。

   秦始皇坐在主位上,看着平时翩翩君子一样的博士们现在和街头打架的盲流没什么区别心中叹了一口气。

   然后扭头看了一下秦风这个始作俑者,秦风盘膝坐在那里老神自在的看热闹,还时不时的指点:“打不住不会咬呀。

   打鼻子呀,一下子下去老酸爽了,绝对让对手失去战斗力,打得一拳开,风景无限来。

   猴子摘桃,漂亮!

   ……”

   秦风已经有1年多没有在咸阳了,更加没有参加大朝会,没有秦风的朝堂虽然有些死气沉沉,但是那些博士们、朝臣们一个个文质彬彬也不错。

   什么事只要让秦风参与了风格就变了。

   秦始皇看的下面打成一团的法家和儒家的人也有一些无语,这些人当中都是君子,甚至还有几个隐隐摸到了圣人的边缘。

   所谓的圣人并不是指武者境界,而是这些人的学识。研究天地之法可以成圣,研究人间之法也可以成圣。

   百家争鸣各种套路,异曲同工,几乎看你怎么理解。理解通透了这条道,有的人可以瞬间成圣。

   这些人在这里打都是很小心,要不然的话就把这个湘妃祠给打废了。

   秦风乐呵呵地想道:有意思。我以为处理这件事很麻烦。只百家之中儒家属于显学,显学就属于实践派。

   现在的显学是墨家、儒家和道家的杨朱学派,只不过杨朱学派太自私了。并不是治世之学,干掉儒家就只剩下墨家属于治世之学的显学。

   墨家一家独大也不是好事。毕竟任何东西都需要专制就会出现大问题,相互竞争才能促进发展。

   法家三个学派,墨家三个学派,儒家八个学派,弄了他们一个学派削弱他们的力量还是有必要的。

   这个子思之儒属于心性之学,这些已经脱离了显学范畴,后来成为宋儒的基石,害人不浅。

   正因为这一个学派,才让儒家最后走向末路,而且让人厌恶,被后世所诟病,批评林就能批评孔,可见多被人厌恶。

   秦风认为如果借助秦始皇之手,灭掉儒家一脉,这对秦始皇的影响会非常大。要是墨家出手,似乎也给墨家埋下祸根。

   让儒家其他脉群起而攻之的话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他就喜欢看戏,在看戏中取利。可是怎么弄呢?秦风开始沉思。

   秦风这时完全忘记自己被心湖中剑灵摆了一道,秦始皇还能听到他的心声。

   秦始皇听了秦风心里话之后也有一些吃惊:这个孩子……这孩子……什么时候学的这样滑头,把帝王之学运用的如此娴熟?

   这个念头闪过之后就没有再多想,而是沉思秦风心中的想法,不得不说的确有道理。

   秦始皇是千古帝王,设立博士位置就是为了笼络百家。他也知道治理天下不可能一家独大。

   法家可以规整秩序,墨家可以让大秦走向强盛,儒家的确可以教育人们走向平和。他作为天下第一帝王心中非常的明白。

   想到这里之后说道:“”够了。一群博士在这里打架成何体统!这个田丰的确心思险恶,有取死之道,但是朕也不会杀了他。

   朕一统六合兼有天下,因此而死的人已经够多了,不想再添杀戮,这个田丰买交给你们儒家去处理。”

   秦始皇开口之后,儒、法两家博士立刻停止了使用武力给彼此讲道理。尤其是儒家的人心中大喜。

   作为儒家冉冉新星,崔广、周术、唐秉、吴实立刻向秦始皇施礼:“陛下,我们武家一定上始皇帝陛下满意的答复!”

   秦始皇说道:“我满意不满意无所谓,朕不是小气的人,主要是让你们儒家满意就行,不要彼此伤了和气。只是这子思一脉学识庞杂而不精,已经走入歧途,可惜了。”

   其他的博士和儒家其他学派算是听出来了,子思一脉盘算是完了,太嚣张,太目中无人了就是不好呀。

   子思这一脉中属于孔子的嫡系传人,在儒家之中影响非常的大,一鲸落万物生,子思一脉受到遏制,其他的儒家学派才可能会蓬勃发展。这也是秦始皇的想法。

   处理完田丰的事情之后,秦始皇怒斥李斯:“以后好好钻研法家之学。不要总是争权夺利。”

   李斯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向秦始皇施礼承诺,他现在的心中非常的空落,没有想到秦风这么几句话,差点让自己晚节不保,回家抱孩子。

   李斯心中有些不服,他偷偷看了一眼秦风,看到秦风端坐在那里闭目养神,心中不免生出丝丝寒意。

   训斥完李斯,秦始皇说道:“自吾以天下已并,亲抚海内南至苍梧,凌涉洞庭之水,登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见亦美,其皆禁勿伐。”。

   秦风恍然有所悟,看来尽信书不如无书,司马迁是儒家之人,秦始皇焚书坑儒,他自然会厌恶秦始皇。所以秦始皇本纪之中对秦始皇各种不满意。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秦始皇的出身,还有就是关于湘妃的事情,太史公书上记述,秦始皇的因为这件事情把湘山上的树木全部给砍伐了,把山涂成了褐色。

   在大秦,褐色衣裳代表着刑徒。这体现出了秦始皇的残暴不仁,但是在他的上一世。看见过的岳麓书简秦简(五)所记载的其中的一段话。就是刚才秦始皇说的那句话。

   秦始皇不但没有砍伐湘山上的植被,反而对湘山植被作出了保护,真是大反转呀。写小说也不能这么写。

   看来秦简记述的情节比史书和后世儒生要靠谱的多。

   秦风最后认为:这个后世的司马迁因为少了二两肉,可能心理上有一些偏激,可以原谅。

   不但如此,还有春秋以前的【世家】里面记载的都是一些男女之事,而且写的是非常的详细。而其他的很多大事件却一笔带过。

   是真是假放在一边,最起码可以看到侧重点肯定不一样。

   狂风来的快去的也快去的也快。风雨过后见彩虹,在东南的方向,一道靓丽巨大的彩虹横跨天地。

   秦风说道:“父皇,这是湘妃水神送给你的荣耀。”

   秦始皇立刻高兴的说道:“咱们的祖先就是靠谱。这是保佑咱们后代幸福长久,咱们这些后代子孙也不能亏欠自己的祖先。

   这个湘妃祠太简陋了,应该修改一下。”

   秦风说道:“岳父大人。整个湘江流域。沿途的百姓都是供奉湘妃水神。这沿途之上湘妃祠数不胜数。这厚此薄彼也不好。”

   秦始皇大手一挥说道:“那就全部修缮一遍。朕真不差钱。朕拥有天下要为湘君祠做出一些贡献。

   风儿,朕听说你画画非常好。这在祠堂里面只立一个牌位有些太简陋了,不能够深入民心。你可有其他的办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