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在之前的直播中已经透露了朱棣即位,按照专家们的意思,就是说都说了,也没啥好办法,但是好在没说朱棣是藩王造反获得的皇位,那就先缓缓,等做了测算或者交易再看看要不要告诉朱元璋这个消息。
毕竟朱棣如果造反不成功,历史是要拐个大弯的。
伍爱华深刻领会了这一指导思想,总之就是靖难发生之后的人懂得都懂,前面的人都不必懂。
什么?你想知道?那你要付出什么来交换?
“至于西厂,只在明宪宗时期存在了十几年,后面武宗又重开了他爷爷搞出来的西厂,同时他的大宦官为了平衡东厂西厂,还搞出来一个内行厂……但是五年后西厂又被武宗撤销了。”
“东厂、西厂是由宦官担任其中的职位,锦衣卫则是侍卫担任,三者的共同点就是都要监视、探查、拷问官员的违法行为,也是针对官员监督的方式。”
伍爱华科普完明朝这个制度之后,汉武帝没忍住摸了摸没蓄须的下巴:“这玩意儿听起来还不错?”
此时汉武帝身边并没有任何大臣,只有宦官,闻言有宦官狂喜:难道自己也能掌握天幕上东西厂的权力?
“大家都知道,明朝宦官的权力格外的大,当时宦官机构有一个机构叫做司礼监,明朝中后期,司礼监负责帮着皇帝起草诏书并用印,其中最大的官叫做掌印太监,可以拿皇帝的玉玺盖章,设一人,其次就是秉笔太监,可以代皇帝批红,设若干人。”
“在当时的明朝,内阁大臣被称为外相,司礼监的大太监则被称为内相。”
“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都是权宦弄权,其实是很偏颇的,”伍爱华强调:“太监的品性和大臣并没有根本区别,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奸臣自然有奸宦,有忠臣也自然有忠宦。”
“至于说能力差别,其实也并不显着。”伍爱华解释道:“并不存在说外相的能力显着高于内相,只能说文官中个别厉害人物确实是天才,但是我们都知道,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有时候只要立身持证、能力够用,就能干好事了,天才和人才在普通情况下并不会产生显着的生产力差别。”
听到伍爱华的话,明朝的文官们都不开心了:自己寒窗苦读十数年乃至数十年,如何能被拿去和那些靠谄媚上位的宦官比?这不是侮辱是什么?!
“其实,明朝中后期能够当上领导岗位的宦官,绝大部分能力都不太差。”伍爱华说出了原因:“因为他们基本都是出自内书堂。”
“明朝绝大多数宦官都是幼年时期就被卖入宫中,入宫的时候基本不到十岁。”伍爱华说道:“而宣宗时期设立的内书堂,就是专门让翰林官教导小宦官读书的地方,目的就是为皇储储备秘书人才。”
“这么说吧,明朝从各地私塾官学书院卷上来,三年才录取几百个的进士固然是优秀人才,放在我们今天也都是清华北大的苗子,但是小镇做题家是天才或者人才,北京海淀考上北大清华的难道就不厉害了吗?”
“就海淀那个教育资源,资质平庸的都能变得眼界开阔,更别说资质还不错的娃了。”伍爱华类比道:“那时候翰林官员教导小宦官,这个教育资源就相当于在北大清华都能拿奖学金的学霸当家庭教师,更何况明朝宫廷只会选择有天赋学得好的小宦官。”
“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都是好猫,不管海淀还是小镇,考上清北都是人才。”伍爱华说着:“因此,明朝宦官的能力并不会显着低于明朝的文官,这才是宦官势力能够和文官势力相抗衡的原因。”
“但凡宦官集体蠢一些,皇帝就是再怎么为了平衡朝堂偏心宦官,也没办法把宦官扶持起来和文官抗衡,毕竟烂泥是真的扶不上墙。”
伍爱华这话说完,弹幕的感慨变得非常多。
【这些能够进入司礼监的太监,如果不入宫,应该也能考取功名吧?】
【前面的你简直想太多,不入宫他们能读得起书?】
【古代有多重男轻女多重视男丁你们不知道?能把儿子卖给宫里的,不进宫这些小男孩可能都要饿死!】
看到这些弹幕,伍爱华笑了。
“其实也不一定入宫的小宦官家里穷到要饿死人。”伍爱华说道:“一来很多古人,特别是部分古代男性,虽然重视后代传承,但是在有传承的基础上,荣华富贵显然比儿子要重要多了。”
“我们现代营销号都在说弃婴塔里无男丁,其实也是偏颇的。”伍爱华叹气道:“虽然可能九成九都是女婴,但是也有男婴被放入弃婴塔中。”
【那些男婴是不是生来就是残疾的?】
【古人好像确实会直接抛弃残疾的孩子】
【没办法,人家也要生存,除了富贵人家,谁能养得起残疾儿?】
伍爱华看着弹幕,点头回答道:“确实,很多男婴都会因为身体健康原因被抛弃,但是完好健壮的男婴也有不少被抛弃的。”
伍爱华这话一说,很多现代人就不解了:【为什么啊?】
古人倒是知道为什么,闻言在弹幕中嘲笑道:【还能为什么?因为养不起啊!】
伍爱华看着弹幕,说道:“被抛弃的原因,基本就是因为养不起,或者说能够养活但是危害到整个家庭的财务健康。”
“我们现代有句话,叫做小儿子大孙子,老两口的命根子。”伍爱华说着:“也有人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
“因为这句话的存在,很多人都以为古代百姓对老来得子欢欣鼓舞,”伍爱华微微冷笑:“其实并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