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鱼塘开塘
自从明确了村里的组织架构以后,村里人的精神面貌很明显的好了很多,不是说以前的不好,而是现在凝聚力更高。
没有明确之前,虽说过的也好,不愁吃穿,总是担心哪天再散伙了。
现在好了,整个村子基本架构明确了,从草台班子,走上了正轨,心中的那点担心自然烟消云散。
就这样又过了一周,距离春节也是越来越近了。
远处的鞭炮声声也昭示着春节越来越近。
四九城各大工厂企业,也开始为新年的职工福利做准备。
陈卫国和李大宝就找到刘国正,询问能不能多提供些猪肉。
刘国正一想,既然村里的基本架构已经完成,财务会计也有了,那就别等了 ,正式启动南山脚下那三百亩的鱼塘吧。
那可是三百亩的鱼塘,先前为了钓鱼,刘国正就往里面投放了上万条的鱼。
现在随时可以捕捞。
有着第二世界的存在,可以保证,一年十二个月,月月不间断的捕鱼。
这些甚至都不要刘国正亲自来操作,只要有鱼塘西面那棵树的存在,分身自己就可以搞定了。
其他的东西还好,这个鱼塘,可以说是希望新村最大的底牌。
无论到什么时候,只要地球不灭,无论气候有多么的干旱,鱼塘里不仅不会缺水,更不会缺鱼。
哪怕是几十年后,刘国正不在了。只要希望新村存在,那这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鱼塘,就存在。
除非未来上面有人看中这个地方,把希望新村给你拆迁了,那这个鱼塘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刘国正死后,分身也挂了,没有能维持无尽水源的能力了。但是这种可能很小很小,分身树的奇特性决定,他是不死不灭的。
“正哥,我们到了。”
既然决定了启用鱼塘,说干就干。
陈卫国从矿上调了十人,从永定河沿岸的村民手里收购的渔网,全部到位,当然还有提前准备两艘用来捕鱼的船。
冬天水那么凉,人总不能跳进鱼塘里拉网吧?
“正哥,我们矿山总共有一千八百人,按照领导的设想,每人一条,那最低也要一千八百条,就是不知道这鱼有多大?希望每条之间差的不会太多。别到最后由于大小不一样,再闹出矛盾来。”
陈卫国拿个小本本在那计算着。
“哈哈,卫国,这个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捕够你们的量,剩下的就是大宝的了。”
别人不知道,刘国正知道,鱼塘里的鱼基本都是一样大小,大都是十斤左右,上下会差那么几两。
“正哥,开始吧?”
二愣把买好的鞭炮挂好,就等着刘国正下令了。
“好,开始。”
二愣快速的点燃鞭炮,撤到安全距离。
一时间,噼里啪啦,鞭炮齐鸣。
“开渔。”
两艘船就分别交给了老江和老王,他们自己说的,以前老家就是黄河边上的,从小就会捕鱼。
刘国正直接就把这活交给两人了。
秤就是那种经常见的木杆秤,是最大的那种,直接能称二百斤。
还有新买来的箩筐,有用藤条编的,有用竹篾编的,反正只要是筐,能用就行。
称重的都是力气大的,几人轮换着来。
“正哥,来先称称这一条有多重。”
筐里的鱼,大小几乎一样,每一条都有五六十公分长。
“十斤。”
称重的人报了一下斤数。
“好家伙,太厉害了,大小基本一样,回去也好分了。”
陈卫国比较满意,这活做的漂亮,年后矿上工资怎么也能提上一级。
接下来就是称重,计数,直接装车。
场面极其的壮观,热闹。
整个村几十口人都来看捕鱼了,尤其是孩子们,有鞭炮捡,有鱼看,在周边跑来跑去,别提多高兴了。
作为村里的一份子,几位老人那是喜极而泣。
他们可是知道,这三百亩水塘意味着什么,不单是他们这一代不愁吃穿,后面能养好几代人。
“今天可以考虑吃鱼了,咱们弄个全鱼宴,国正你看怎么样?”
看着这一筐筐的鱼,娄母高兴的建议道。
“行,娄婶你说了算。”
娄晓娥母亲提议,当然不能拒绝。
“什么?你个臭小子,叫我什么?”
娄母不高兴了。
刘国正就是一愣,叫娄婶不对吗?于是又试着叫道:“谭姨?”
“哼!”
娄母更不高兴了。
刘国正懵逼了,这些不对。
求救般的看向娄晓娥。
“咯咯咯”
李秀娟几人笑了起来。
“国正,你应该叫妈。”
还是陈小兰心直口快。
“嘿嘿,这不是还没办婚礼吗?”
刘国正有些不好意思了。
“哼,我不管,办没办婚礼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女婿我很满意。”
对于刘国正,娄母那是相当的满意。
“快叫,快叫。”
“正哥,别害羞。”
“就是,正哥快点吧,别耽误咱们中午吃全鱼宴。”
二愣,老三,陈小兰等人开始起哄。
娄晓娥更是满脸娇羞,一脸通红,眼神中带着期盼。
“妈。”
“爸。”
不能厚此薄彼,娄振华也在旁边呢,一块改口吧,早晚的事。
“好,好,好女婿。”
“乖,中午妈给你们做鱼吃。”
这一声妈,叫的娄母心花怒放。
“嗯。”
娄振华虽说有些矜持, 那也是满脸的笑意。
“小龙,你把三轮车骑过来,咱们先带二十条鱼回食堂。”
看了一圈,正好刘小龙在身边,娄母直接吩咐道.
娄母,袁师傅,刘小龙,还有牛桂荣和马春花,一起回食堂去准备午饭。
“国正,那捕上来的鲫鱼,也要留着,等你们忙完了,一块带到食堂。”
临走时,娄母又吩咐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