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正哥,给写几首歌呗。
陈卫国带着冉秋叶走了,既然刘国正答应了,那就赶快找关系把人调过来,还有就是冉秋叶需要回去征求下父母的意见,愿不愿意去希望新村任教,不论怎么样也比在家闲着强,最主要的就是在村里也会少上很多烦恼,不用担心那些所谓的进步小青年们的骚扰。
冉秋叶和父母来村里,那可是一举两得的事,既帮了陈卫国,又为村小学解决了教师问题。
娄母可是不止一次的找过自己,尽快搞定学校教师的问题,不能一直让娄晓娥和陈小兰大着肚子去教学,学校里那些孩子可是一个比一个皮,就怕打闹间在把两人给撞了,到时候后悔药都没地方去买。
现在好了,这个问题解决了,娄母和陈婶应该放心了,不会再一直唠叨自己了。
“国正,你回来的正好,我给你说的事怎么样了?”
现在没事的时候,娄晓娥,陈小兰,还有文秀他们就在西山树下待着,也不去其他地方,这里可是不冷不热的,而且又没有蚊虫之类的东西,又极其的安静,最适合孕妇静养。
当然了娄母,陈母也都在,主要是看着她们,怕她们年轻不知轻重,给磕了碰了的。
“妈,事情办好了,新老师这两天就到。”
“真的?”
“这事我敢开玩笑吗?”
“那就好。”
娄母,陈母都满意了。
“正哥,你找的谁?”
娄晓娥不解的问道,前两天还找不到人呢,结果今天一回来就把事情搞定了。
“卫国今天来了,你们不知道?”
“知道啊,带着对象一起来的,说是找你有事,你说的老师不会是陈卫国对象吧?”
“就是她,卫国这不是嫌冉秋叶上班的地方太远吗?就想着来咱们这里教学。”
“那也就一个人。”
“还有冉秋叶的父母,他们可是大学的教授,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赋闲在家。”
“正哥,这个赋闲在家,怎么说?冉秋叶家不会也是成分不好吧?”
“咱不管她家是什么成分,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行了。”
“不会为咱们招来什么麻烦吧?”
“谁敢来找麻烦?”
“希望吧。”
“行了,你们聊吧,我去睡会觉去。”
树下这里全是女同志,刘国正也不好意思一直在这里待着。
“正哥,先别走。”
刘国正还没有走,就被陈小兰叫住了。
“怎么了?”
“正哥,我可是听晓娥说了,你还会写歌。”
“写歌谈不上,能哼哼两句吧。”
刘国正还真的不会写歌,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他都不知道,平常哼的都是前世自己喜欢的歌。
“那你为咱们学校写首校歌呗。”
“不是,陈小兰,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别说现在的小学,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也没几个有自己校歌的学校。
“正哥,小兰说的对,学生们天天唱的就是那几首歌,都唱腻了。”
对于陈小兰的想法,娄晓娥还是很支持的,这都将近两年了,也真的是腻了。
“行,我试试吧。”
“不是试试,是一定要写出来。”
“得,我尽量吧。”
这个还真是有点难度,自己脑海中还真的是记的有几首歌,写出来没问题,可是自己不会弄谱啊,看来这个问题 还需要分身帮自己解决。
刘国正回到卧室内,门一关直接进第二世界了。
把歌词默写出来以后,让分身解决曲谱的问题。
作为无所不知的分身,这点小事还是很好解决的。
只是听刘国正唱了一遍,就把歌谱弄了出来。
刘国正选了四首歌:1:秋风歌,2:童年,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4:夏国的孩子。
(歌词就不写了,据说容易侵权,本来就不挣钱,再被人投诉了,那就划不来了。)
其实秋风歌也是刘国正没事的时候,经常哼哼的,曲词高亢饱满,描绘劳动人民对秋收的幸福喜悦,生动活泼而富有感情,既可以让孩子们学唱,也可以作为村歌使用。
这四首都是在各自的年代非常出彩的作品也是刘国正非常喜欢。
歌曲也都是积极向上的,脱离那种小情小爱,也算是符合这个年代。
即便流传出去,谁也挑不出毛病,歌词里有些不合适的地方也经过了修改处理。
为了不太惊世骇俗,第二天上午刘国正才把歌曲曲谱交给了娄晓娥,陈小兰几人,就这同样引来众人的惊呼,主要就是这点小事,刘国正不想拖得时间太长,早点解决,娄晓娥等人也不会再来烦自己了。
上午的时候,又接待了冉秋叶的父母,经过深入了解后,两人都喜欢上了这里,当场就表示愿意来希望新村教学,后半辈子就待在这里不走了,希望村里能为他们解决住房问题。
村里的房子现在可是不缺,今年又专门建了一批。
刘国正直接带着两人看了一套房,占地面积不大,三间瓦房,东西各一间厢房,带个小院,这本来就是为能长期在村里居住的教师准备的。
这样的房子不多,因为到目前为止,也就只有冉秋叶的父母愿意长期待在村里,愿意为村里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后半生。
当然了,对于这些房子他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村里也有一些单间,二人间,多人间。
单间是为单身教师准备的,冉秋叶来了以后,如果不想和父母住一块,那就可以自己选一间房子来住。
二人间当然就是为了夫妻两人准备的,比如许大茂,南易带着媳妇来村里玩的时候,住的就是两人间,这个所谓的两人间其实就是两间房,中间有一道隔墙,分为卧室和客厅。
多人间的房间也是一间房,睡四个人,这是村里老人住的地方。不是说老人的住宿环境不好,主要的就是怕他们孤单,还有就是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
上午谈好后,下午就有二愣,老三他们一起去帮冉父冉母搬家。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冉家的家具之类的倒是不多,最多的反而是各种书籍,众人那是大开眼界,除了在村图书馆,他们可是从来没有见过个人能有那么多书。
冉父冉母在众人心中,那是他们见过的最有学问的人,就因为他家书多。
晚上的时候,又在食堂为冉秋叶一家接风洗尘。
再一次让一家人感受到了村民的质朴和善良,也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