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章 章嘉活佛
广场上的人群中,赵3儿举着右手,跟众人喊着口号。
他能够感觉出来,身边的人都跟自己1样兴奋。
这京城的百姓,比别地儿的百姓政治觉悟要高出1大截子。
平时喝个不到1文钱的茶,也能讨论天大的国事儿。
今天能够被邀请来参加这样的盛事,哪1个能不兴奋啊?这事儿完了足够他们吹上半年时间的。
这段时间,赵31直在工地上干活,先是修整了被破坏的城墙,接着又开始治理南城平民窟的臭水沟。
那些华族的当官的1看南城百姓的房子实在太破了,有些根本算不上房子,于是直接将没收旗人的房子,临时分配给他们。
虽然那些旗人没了,但是这京城的人口还是很多,还有南北国王的商人。
满满清廷在的时候,皇宫和官员是1个很大的消费群体。旗人也是拿俸禄的,跟做官1般。
这些都是铁饭碗,收入有保障,消费能力也强。旗人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反正没事情可做,变着法子玩儿。
这让京城产生了畸形的繁荣,这里的其他人基本上都是依靠为这些人服务来维持生活。
现在这些人都没有了,那么剩下的几十万人也就失去了赖以维生的基础。
董良要想维持住北平城在北方商业中心的地位,就要将这些城市人口给安排好了。
还不能分地给他们做农民。
1旦没有了城市人口之后,那么这座城市也将会随之消亡。
所以主政北平之后,刘峰良做的第1件事情就是给这些京城的百姓找活做。
为了能够留住人,他还给无家可归的人分房子。
这几年京城的市面儿被满清弄得不像样子,城市道路坑坑洼洼,排污排水问题严重,南城的龙须沟已经变成了1条臭水沟。
于是刘峰良在各个坊组建了建设队,给他们分发事情,每日结工钱。同时华族商部直属的供销社也开进了京城的每1个胡同。
作为官方的0售组织,供销社是华族稳定地方物价的平衡器。因为有华族商部控制的工厂、粮仓保证商品的供应,因此供销社的货源非常稳定充足,在价格上不会过度波动。
但是供销社不会垄断地方上的0售行业,它的规模是有限的。
只是有了供销社之后,民间商人开办的米行、杂货铺子就无法哄抬物价了。
这几天,刘峰良找了不少北方的商人开座谈会,目的就是让他们在京城开办工厂。
这些商人以前也有这样的意愿,但是京城这个地方,大佬太多了,可能自己的工厂刚刚起色,就被人家给看重了。
但是这1次,刘峰良给了他们承诺。
商人的消息都非常灵通,华族的口碑在那里呢。
已经有商贾愿意到京城投资建工厂。
商部也准备在这里投资建造几座皮革加工厂、毛纺织工厂。为了解决京城百姓的燃料问题,西山煤矿建成了1座大型机器煤球厂,1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像赵3这样的普通百姓,他们只要有事情做,能够赚到钱养家糊口,心里面就知足了,至于活儿是不是很苦,赚到的钱是不是有些少,他们都能够承受。
1个政府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要让自己的百姓获得活路。如果连这1点都做不到,那么百姓便有权力去推翻他。
这不是西方启蒙思想家开创的理论,在华夏的历史上,咱们的祖先1直是这么做的,1次次朝代更迭,无不是百姓在没有活路之下做出的决定。
至于那些时代的弄潮儿,新朝的开创者,他们不过是乘风而起罢了。没有百姓的支持,他们也完成不了窃国壮举。
雍和宫,京城最大的寺庙,也是黄教在这里的圣地。
这座建筑群始建于康熙年间,原本是康熙送给自己4儿子的府邸。众所周知,这位4阿哥后来成为了雍正帝。后来的乾隆皇帝也是在这里诞生。
乾隆间年,这里改为了寺庙,后来成为了满清管理黄教的最高机构。
满清对草原上的统战在历朝历代是最成功的。
所依靠的是两点,1个是通婚。有清1朝,满汉不许通婚,但是满蒙之间的通婚却是常态。几乎每1代皇帝都娶了蒙古妃子。应该说满清后来的皇帝基本上都是满蒙混血。
满人女子选秀之前绝对不能嫁人,更不能嫁给汉人男子,只有1种情况除外,那就是与蒙古贵族定亲。
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满蒙1家亲,深入草原民心。
北方的草原从来没有像满清这样安定。
长城在过去不论是军事防御还是经济封锁都起着1定的作用,但到了满清,长城失去了它的作用。
满清统治者为了能彻底让蒙古王公心悦诚服地归附,不仅通过政治联姻的手段还毫不吝啬地对蒙古王公实行赐爵封赏。尤其,在北京为蒙古王公赏赐府邸,为他们在北京长期居住提供了方便。很多蒙古王公不仅在北京的朝廷中担任要职,还是自己部落的首领。
这样,满清统治者可以通过北京的蒙古王公间接控制蒙古各部落。对于在内外蒙古的王公,满清统治者会定期在热河行宫召见他们,与他们把酒言欢,行围打猎,更重要的是封官授爵,赏赐丰厚。
虽然,满清与这些蒙古王公做着“赔本的买卖”,但因为相安无事,满清还是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联姻和分封拉拢了王公贵族,统战草原的另外1个方面是优待喇嘛,封爵活佛。
为了增加“双保险”,满清统治者不仅对掌握政权的蒙古王公极其友好,还对掌控宗教势力的蒙古大活佛也是礼遇有加。
当时,漠北蒙古的宗教首领是哲布尊丹巴,漠南蒙古是章嘉活佛。
由于蒙古崇拜和信奉喇嘛教的普通人和僧众相当多,所以宗教势力相当大。
满清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必须处理好与喇嘛的关系。
首先,满清规定只要有喇嘛身份不仅可以免除徭役,还发薪俸。
由于,这1优待政策,蒙古1时间居然有3分之1的人出家做了喇嘛,不需要干活还有钱粮拿,着实吸引了不少人。但喇嘛禁止成家,禁止生育,所以这也导致了蒙古的人口大为缩减。
此处细品。
这绝对是1石2鸟之计。
同时,满清统治者对漠南与漠北蒙古的宗教领袖章嘉活佛与哲布尊丹巴给予崇高的封赏。
因为,漠南蒙古与北京相对较近,漠南章嘉活佛的驻地虽在多伦,但长年住在京师。
章嘉活佛的转世灵童会被送到大内与皇子们1起生活学习。等到其中的1个皇子继承大统,章嘉活佛也就成了皇帝的同学。
由于,曾经1起生活学习,又是同学关系,自然章嘉活佛与皇帝的关系非同1般。
章嘉活佛听从皇帝同学的命令,而章嘉活佛又在漠南蒙古人心中如神1般的存在,其所言对于蒙古人如神谕1样,任何人不敢不听。
章嘉活佛经常会作为皇帝的代表去摆平漠南蒙古1些棘手的事情,并且都能达到皇帝的目的。这样皇帝又可以通过章嘉活佛间接控制漠南的宗教势力。
好的经验就要学习借鉴。华族并没因为推翻了满清,就否定了满清所作的1切。
至少满清那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要继承的。
1些好的制度也要延续下去。
华族高层的大部分人都觉得,对于草原不应该采用极端的政策,而是应该保留1部分满清的政策。
至于以后的改革可以缓缓图之。
雍和宫中的这些喇嘛从投降仪式上回来之后,立马聚集到1起。他们凑到了章嘉活佛的身边,商讨下1步的计划。
那些蒙古王公都被护卫军收押起来,但是护卫军却没有动这些和尚。
这让和尚们潜意识地觉得护卫军怕他们,或者是护卫军必须要依仗他们完成收拢草原民心的目的。
因此当骆秉章找到他们的时候,以章嘉活佛为首的僧侣企图待价而沽。
这个章嘉活佛是漠南蒙古的宗教领袖,他从小在京城长大,其实与京城的那些人思想上没啥区别,深谙官场的规则。
章嘉活佛其实也是满清的官僚。满清通过这样的手段基本上掌控了草原上的宗教。
而且满清的官府还对活佛的转世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他们不允许转世给自己的子嗣,或者是那些草原上王公贵族的子嗣,避免了政教权力的结合。因此章嘉活佛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他的利益与满清是连在1起的。
他自然是希望原本的制度不变,这样他在草原上的地位就不会变。
他也听说了华族的1些政策,比如均田制,比如宗教自由。
这两条制度对他们的利益都有影响。前者会削弱草原王公贵族势力,王公和黄教1直都是同盟的关系,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也懂。
后者则会让其他宗教也进入草原,这些年,草原上的儒学已经开始抬头,儒家思潮进入草原,势必会增加黄教控制人们思想的难度。
骆秉章与章嘉活佛谈了几次,主要的矛盾点也在这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