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暗物质隔热材料
苏成一听,这是有新技术了,
“付教授,说说看,这次你们发现了什么新的动力技术?”
“量子泡沫引擎,这样只需要一个电饭锅的大小,
就能得到超过300吨的推力,如果是按照老美b-21的战机质量,
最高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30马赫!”
“量子泡沫引擎???
全都是泡沫 只一刹的花火,
你所有承诺 全部都太脆弱?”
老王突然就哼了起来,
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王副校长的身上,
苏成转头看向老王,
“能不能严肃点?”
“苏校长,不好意思,一下子没忍住,就唱出来了,
但是这个泡沫跟咱们的动力系统有什么关系呀?”
“泡沫跟咱们的动力系统有什么关系我不知道,
但是跟你肯定没关系,说了你也听不懂!”
“哦哦哦~~~知道了!”
老王一副林黛玉委屈的样子,低下了头。
“这个我之前做材料研究的时候涉及过,付教授,这个技术是要在普朗克尺度下进行研发吧?”
“那就是10的负35次方的尺度,这不等于大海里摸针吗?”
付教授点了点头,
解释道,
“我们现在的纳米技术,虽然已经很先进了,但是依旧属于宏观维度,
到了普朗克尺度,任何物质都会表现出剧烈的量子波动,也就是我们说的量子引力效应,
只要采集这部分能量,就能在极小的物质基础上,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从量子泡沫中提取能量???这要是发表出去,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必须是你啊,付教授!”
“诺贝尔算个屁,付教授,那现在是属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是进行实验了?
我们这次只有一个月的研发时间。”
按照付教授的说法,只要这种量子泡沫引擎研发成功,
那么可控核聚变引擎,都能直接淘汰了,
都是清洁能源,但是量子泡沫引擎可以做到更加的微小,
并未稳定性更强,安全性更高,
给与轰炸机其他系统的设计空间也更大。
“付教授,1个月的时间,能不能生产出来,我说的是生产,不是实验。”
苏成作为项目的负责人,需要对所有的研发进度,
全面负责。
“苏校长,量子泡沫引擎研发没问题,但是我担心轰炸机的材料顶不住!
30马赫的速度,如果我们使用常规的金属复合材料,
剧烈的摩擦,最高温度可以达到一万摄氏度,
甚至有可能使空气分子分解成原子状态,出现部分原子充电的现象,
那么整架轰炸机,就是一个巨型的发电机,电压足以击穿任何生物的身体。”
“得了,没的玩了,一万摄氏度,还要啥轰炸机,本身就是个导弹了!”
“出现原子充电,驾驶员还没瞄准,估计都被电死了!”
“还是用可控核聚变技术吧,这个新的动力技术,太超前了,
反正我们的j-35都能10马赫,轰-20搞个5马赫,轻轻松松!”
就在此时,新东方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郑教授突然站了起来,
“怎么,怀疑我们材料学院的科研实力吗?就30马赫,
没有30马赫,这新材料,我还不舍得用呢!”
之前的多孔陶瓷隔热材料cera-5材料,就是郑教授研发的,
可以在2000-4500摄氏度的范围,
确保战机的材料不产生任何的形变和疲劳值,
这才保证了j-35战机最高10马赫的飞行速度,
但是这次郑教授面对的将是30马赫的挑战,
并且要保证在30马赫的速度下,轰炸机的驾驶舱,依旧复合碳基生物的生存条件。
“郑教授,你别吹牛b啊,这摄氏度,都要赶上核聚变的内部温度了,
你拿什么散热,拿什么降温?”
“30马赫的速度下,那可不是某块区域出现一万摄氏度的高温,
是整架轰炸机本体,稳定性才是第一的,
我们没必要为了追求参数,放弃驾驶员的安全。”
“拿出研究成果来,给大伙们开开眼!!!”
苏成看向了郑教授,
“郑教授,有信心解决材料问题???”
郑教授直接从携带的旅行箱里,
拿出了一块黑色的胶带一般的物质,
直接放在了桌面上,
就这么轻轻的一放,
整个会议室的灯光仿佛被吸附了一般,
能见度立马下降了百分之80,
教授们还以为是灯光系统出现了什么问题。
“这灯管是不是坏了,怎么一下子那么暗了?”
“没啊,刚刚还是好好的!”
“你看窗外!怎么窗外也那么黑了?”
左外靠近窗户的一名教授,看着眼前出现的一条光柱,
手指微微颤抖,
“郑教授,你拿出来的什么材料?吸光能力那么强??”
教授们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
可以清楚的看到,从窗户穿梭进来的光线,似乎受到了什么引力的影响,
变成了一条白色的光柱,汇聚在了一起,然后笔直的连接在了郑教授放在桌面上的那块黑色胶带上。
“这tm不会是暗物质基质吧???”
另一名前沿物理研究的教授,一脸的惊恐,
这可是全球物理目前最前沿的研究方向,
暗物质,
才能达到这样的吸光特性!
郑教授脱下头顶的渔夫帽,
盖在了那块黑色胶带上,
立马会议室的可见度,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
这一顿操作下来,
苏成都看懵了,
现实版的“致命魔术?”
“没错,你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我们材料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
暗物质基质隔热吸光材料,darkmatter软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