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心理阴影
众人恍然大悟,虽然不清楚年轻人是如何利用磁铁控制纸牌的走向,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他是在利用磁铁作弊,骗取大家的钱财。
见骗术已被识破,几个托悄悄退出人群的外围,偷偷溜走了。
年轻人站起身来,连吃饭的家伙也不想要了,准备逃离。
苏臣将他拦住,开口道:
“这么多人在场,你还能走得了吗,这样公开行骗,是害人害己。
这种犯法的事以后不要再干了,年纪轻轻的有手有脚,干什么不好,非要干这种勾当。
你将刚才骗来的钱还给大家,否则我们只得带你去派出所,让警察同志对你进行比评教育了。”
年轻人见事情败露,只好把骗来的钱还给众人,并保证以后再也不做这种骗人的事情了。
众人对苏臣非常感激,苏臣只是摆摆手,开口道:
“以后遇到这种事要多留个心眼儿,现在的骗子越来越多,稍不留意就会上当。”
苏臣说完,便与几人离开,继续寻找下一个美食。
没走多久,一股浓郁的烤红薯香气钻进了他们的鼻子。
这个季节的烤红薯最为香甜,烤出来的红薯,味道更是一绝。
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对红薯不是很感兴趣,也许是小时候红薯吃得太多了。
可陈慧玲就不一样了,她对烤红薯是情有独钟,对其香味,无法抗拒,不自觉的来到烤红薯的摊位前。
此时摊位前,已经有了好几个人,他们都是来买红薯的。
摊主是位憨厚老实的大叔,正忙得不可开交,陈慧玲买了四个烤红薯,每人一个,捧在手心里,暖暖的。
苏臣将烤红薯的皮扒掉,咬了一口,香甜软糯的口感就在口腔中散开,这是一种儿时的记忆,值得回味。
此时已到晚上八点,几人在美食城里待了两个多小时,品尝了多种美食,已经吃不下去了。
从美食城里出来,前面就是中菜市,看到这个古玩交市场,陈慧玲便想起上次苏臣送给她的那副手镯。
那年春节回家,陈慧玲将那副手镯戴在手腕上,母亲见状,非常高兴,以为女儿恋爱了,有了男朋友。
多年前陈慧玲插队下乡,遭遇人贩子,被拐卖到一个叫婆猪岭的山村,被当地庄稼汉买走,成了他的女人。
那几年,陈慧玲过着非人的生活,幸亏遇见苏臣,才被解救出来。
从那以后,陈慧玲便有了心理阴影,不敢恋爱,害怕结婚。
陈慧玲已老大不小,母亲托人帮女儿介绍对象,可对方听说陈慧玲曾经被人拐卖过,便不愿意与她交往。
当然也有人不在意陈慧玲的过去,愿意与她交往。
可陈慧玲心理有阴影,她想起那个庄稼汉对她非打即骂,便不寒而栗,对母亲给她介绍的对象,非常抗拒。
虽然陈慧玲不想这样,她也希望得到爱情,可心中的那个阴影,让她身不由己。
看着女儿手上那副翠绿色的手镯,便知道其价值不菲,凭女儿的工资收入,很难买得起这副手镯。
不出意外,这副手镯应该是有人相赠,谁会以这么名贵的手镯相赠,那只有女儿的男朋友,这也就意味着女儿恋爱了。
母亲一阵高兴,最让她操心的就是女儿的终身大事,既然女儿已经恋爱,找到了男朋友,老夫妻俩也就彻底安心了。
父亲陈华比较粗心,他没有注意到女儿手腕上的那副手镯,在母亲的提示下,他才看向陈慧玲手腕上的手镯。
“慧玲,你怎么有一副手镯,看上去非常贵重,是谁送给你的?”母亲小心翼翼的问道。
见母亲问起了手镯,陈慧玲一阵高兴,开口道:
“妈,这副手镯是恩人苏臣送的,是不是很好看。”
陈慧玲说完,便将手镯从取下,递给母亲,让她看看。
母亲接过手镯,认真查看起来。
这副手镯通体翠绿,光洁无瑕,做工精良,一看就是极品玉石打制而成。
这种品质手镯,在玉器商店里很难买到,只有去玉石商那里去订制,才有可能买到,其价格一定非常高昂的。
母亲非常高兴,苏臣她是见过的,阳光帅气,能力也非常强,如果苏臣能做自己的女婿,她当然高兴。
“慧玲,苏臣怎么送这么贵重的礼物给你,你们俩是不是恋爱了?”
“没有啊,我与苏臣是因为业务关系而交往,他一直将我当成姐姐,怎么可能与我谈恋爱呢,再说他应该有女朋友了。”
陈慧玲的话,让母亲有点失望,可又有些不甘心,开口继续问道:
“慧玲,如果你没有与苏臣谈恋爱,他怎么会送这么贵重的手镯给你,这种品质的手镯,没有几千块钱,是买不下来的。”
见母亲不相信自己所说的话,陈慧玲便开始讲述这副手镯的由来,老夫妻俩认真的听着,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们没有想到,苏臣竟然在玉石市场上捡了一个大漏,仅用其中一个小小的原石,就制作出三副精品手镯,他的运气是不是太好了。
见父母陷入了沉思,陈慧玲便开口道:
“当时苏臣送我这副手镯的时候,我是一再推辞,坚决不收。
可苏臣说,自从我们相识之后,他就一直拿我当姐姐。
弟弟送给姐姐的东西,姐姐不应该拒绝的,当时我能看出,苏臣是诚心诚意要将这副手镯送给我。
虽然这个手镯价值很高,但苏臣将请人其制作出来,并没有花费多少钱。
这是苏臣的一番心意,我不能让他失望,考虑再三,我还是将手镯收下。”
听完陈慧玲的讲述,母亲再次沉默,女儿的婚事,是他们的心病,只有女儿能成家了,老两口子才会彻底安心。
眼前就是古玩市场的入口,看着中菜市那张大牌子,陈慧玲感觉自己有点恍惚。
自己年近三十,何尝不想让被人爱,有个属于自己的小家。
父母年事已高,都已退休,她不愿意父母为自己操心,希望二老晚年能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