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睁眼就是大唐兵变

第二百九十八章 王镇:这是你们自己说的嗷

睁眼就是大唐兵变 韦娘娘 3544 2024-08-31 21:20

   纵横万里的大运河处处皆是烟波浩淼之景,民间传说其纵横万里,是隋代皇帝在这儿安下的一尊龙脉;

   但实际上这条大运河甚至还反过来给隋代敲响了丧钟,时日至今,河畔处走着的两个人虽说相比它无足轻重,但已经能随意闲聊起这条河的过去和未来。

   原来和李隆基私下有往来的东都留守裴谈已经被召入京中做官,而后新上任的东都留守,也就是信安王李祎,他能坐稳东都,也有大半原因是长安那边来的人跟他私下谈好了条件。

   在他旁边的人,正是同样新上任的户部员外郎、营河使裴耀卿。

   李祎为人内敛温厚,如果说薛崇简多少有点容易露嘴脸,但信安王李祎一直对外人极好,哪怕外面都在传裴耀卿是什么关系户,李祎却也从未表现出任何轻蔑,反倒是整天尽心尽力地陪着裴耀卿做事。

   他要出来,他也出来,

   他要做事,他也做事。

   “自我大唐高祖皇帝开国以来,太宗皇帝定天下,那时候的漕运也不过是岁运一二十万石,若是今日漕运各处储粮仓口修成,岁入关中粮秣何止二三百万石。”

   “说得对。”李祎附和道:“关中乃是天子脚下,如今却年年饥馑,岂不是让朝廷蒙羞?”

   “这无关于朝廷颜面。”

   裴耀卿立刻道:“王公说过,此事图的是万民生计,比起朝廷颜面,喂饱数十万上百万平民,才是重中之重。”

   李祎笑了笑,没有再回答什么。

   自己家里摆着十口装满了金银财宝的箱子,不过并不是王镇让人从长安送来,而是一路从河北辗转送来。

   显然,这是秀肌肉,暗示他跟河北那边也有关系。

   事实上东都留守的官职还是王镇替他运作来的,李祎本身怎么想都无关紧要,王镇一分钱不给强迫他做事都可以。

   但现在又送了钱,又亮了肌肉,相处起来让人很舒服。

   但话说回来,王镇花大代价疏通各处关系,也要做成漕运的事,真的是关心天下万姓?

   这话,李祎只当笑话听听,也就得了,但是看裴耀卿这种人似乎还真信,贸然说出来,很容易得罪人家,所以李祎陪着裴耀卿走了一段路后,换了个话题,问道:“裴兄,我听说漕运改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不用再从洛阳转运粮食,用的是各地储粮仓口,叫什么......分段运输?”

   “大王说得对,分段运输,”裴耀卿顿了顿,道:“这样运,会比原来单靠运河输送到洛阳,再从洛阳转运到各地,损耗要少许多,也方便输送,相应的,也能让沿途更多人吃饱饭。”

   类似的话,裴耀卿先前已经讲得太多,李祎都有点吃不消,他抬手指着面前的河水问道:“既然漕运改制之后那么好,那为什么王公还要来信让我从洛阳负责接受一批粮食,转运到长安?”

   这走的,可还是以前的路子。

   天下粮食转运到东都洛阳,然后再经由各处道路,或是直接从潼关开始,先走水路,再走陆路,中间的路途倒是不算太长,要是拼命往前运、同时风向也好的话,大半个月就能运到。

   这个答案,李祎也没指望旁边的男人会回答,但是出乎意料,裴耀卿竟然直接回答道:“王公在关中赈灾,朝廷只给了不到半个月的钱粮,一旦半个月过去,流民顷刻间就得饿死大半。

   所以,又要防止朝中有人趁机落井下石,又要避免流民饿死,紧急调一批粮食过去,很正常。”

   “额......”

   李祎后悔自己多嘴,自己要知道那么多事情干嘛?

   “看来王公在长安大有可为,本王在洛阳也同样是牧守一方,安抚百姓,与王公做的也没什么两样,但也同样有不少人故意给我使绊子。”李祎叹了口气,开始极力陈述自己的不容易。

   “你不知道,这洛阳城里有多少贪官污吏啊,不过本王还是在尽力跟他们周旋,一边......”

   一向儒雅温和如君子般的裴耀卿这时候默默地搓了搓手,疑惑道:

   “既是贪官污吏,何不尽杀之?”

   ......

   “城外的民变,本官已经查清楚了。”

   王镇站在早朝的朝堂内,看向周围,朗声道:“都是因为有贪官污吏在其中搅事,虚费钱财,以至于放粮数目不足,百姓不满。”

   “王公是说错话了吧。”

   新上任的京兆尹裴谈立刻开口道:“户部上下都是由王公来主持,朝廷放给的钱粮也都是任凭王公使用,按理说,用到明年开春,不难,为何现在却又说出了贪官污吏?”

   “此言是极。”

   一名工部侍郎也跟着开口道:“既然是贪官污吏贪墨了钱粮,那他们短期内总不可能把钱粮给吃了去,王公把钱粮找回来不就行了?”

   这话里面的讥讽味道太重,但很快,居然就连右散骑常侍岑羲也跟着落井下石:

   “是啊,钱粮丢了,找回来便是,难不成,王公的意思是说钱粮直接全没了?这话,可不能拿来糊弄满朝公卿吧?”

   除了这几人之外,再没有其他人开口,其余大臣闭口不语,但眼里也都露出了戏谑神色。

   冬日也将就才开个头,接下来就是一天冷过一天,有粮食的时候还能冻死人,但若是连赈灾的钱粮都没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还能怎么施法?

   “还有,听说王公又往刑部里面推荐了几个人才,如今让刑部推断案子,不也是正好的事?”

   王镇回头看过去,身后顿时又安静了。

   朝堂上除却参加早朝的朝臣们,上方分别坐着太平公主,旁边是平王李隆基,至于说少帝,则据说是有病在身不能理事。

   这两人都没说话,王镇便继续道:“既然诸位都这么说了,那本官也不能不听。”

   裴谈:“?”

   其他朝臣:“?”

   李隆基好不容易在朝中拉拢了一小部分人,这时候听到王镇的话,脑子里当即嗡的一声,立刻喊道:“既然是缺钱粮,本王可捐出一些,诸公都是国家臣子,为国为民,多少捐一点抚恤百姓也是好的。

   本王,捐三千贯。”

   “既然是缺钱粮赈灾,本官也捐一些......二千。”

   “本官捐......五十......”那人说话时,王镇立刻看向他,慌得前者连忙改口道:“本官卖五十亩祖传良田,全捐出去!”

   ......

   散朝后,太平公主坐在殿内,此刻殿内其余人都已经散去,只有几名太监和宫女陪侍在旁边。

   她平静问道:“他们捐了多少?”

   “加起来约莫......二三万余贯钱。”

   合计起来其实不算多,毕竟能上早朝的,说是百官,实际上还是各官衙各部各省的高级官员。

   但就是这么多人,一个个在朝堂上什么话都没说,王镇一开口,他们就直接捐钱,平王李隆基也就罢了,这小子跟王镇就是穿同一条裤子的,带头起哄没办法,可其他人真就没人敢跟王镇叫板?

   帝王手段,讲究的是平衡,太平公主虽然没刻意学过这种心术,但多年来耳濡目染之下,她还是对这种情况感觉到了一丝不舒服。

   宫人跪坐在旁边,焚起一炉好香,太平公主深吸一口气,尽力忘却心中的不快。

   外面响起轻微的脚步声,继而是环佩叮当之声,太平公主循声看去,眼神随之温柔几分。

   “金城来了。”

   “奴奴拜见姑母。”

   过去了大半年,金城公主比以前长高了不少,原本少女青涩的面庞,也渐渐长成艳若桃李的红颜。

   冲你笑的时候,当真是让人心里为之一软。

   金城公主跪坐在太平公主身旁,后者下意识地抬手揉了揉这个侄女的脑袋,金城公主不仅没有瑟缩,反倒是继续朝姑母怀里拱了拱。

   “越发没规矩了。”

   太平公主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道:“明日就给你送回吐蕃去。”

   一瞬间,她察觉到怀里的女孩身子一颤,眼里露出恐惧的神情,太平公主心里顿时多出几分怜惜,心想自己以前要不是母后维护,兴许如今也在异国他乡做什么外嫁的公主。

   “逗你玩的。”

   太平公主搂住侄女,哄孩子似的轻轻晃了晃,片刻后,她忽然问道:

   “既然你不愿意回去,那吐蕃人就得好好教训教训了。”

   金城公主愣了一下,没懂太平公主的意思,后者顿了顿,像是开玩笑似的说道:“等明年开春后,姑母就让河西节度使率军出征。”

   “不灭掉吐蕃,他就别回来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