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你们不要逼我啊!
朝堂上大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有深意的,确实需要琢磨,就好比正常人没人会去关注一个乞丐今天吃了什么。
就好比当朝左骁卫大将军王公说是要娶妻了,这消息,直接在长安城里引起了一阵动荡。
不少人,接下来都开始关注后续。
娶妻当娶贤,若娶的是家世,譬如说娶了宜城公主那种女人,敢在知道丈夫“偷吃”侍妾之后,她就敢把侍妾的那个地方割下来贴在丈夫脸上,玩一出赤裸裸的“给你逼脸了是吧”。
公主,王镇是肯定能娶的,去年升官的时候,有些人就隐隐传递出了给他许个宗室女的暗示。
安乐公主名声不大好,但配你个小小的果毅都尉,再合适不过了吧?
不要?
也行。
在当初迎还金城公主后,民间对于王镇的风评好了不少,但对于那位年幼的小公主,也是有不少风言风语流传出来,当初最好的结果,就是朝廷将金城公主转而下嫁给王镇。
后世,甚至可能因这件事而传出三百个不同的版本,再续写一出“武家坡”的改版。
奈何王镇还是不要。
偏偏要了个看似出身武氏实则更像是寻常宫人出身的少女。
图什么?
其实当下最引人注目的事是国本,但有几个能不怕死非得谈这个,明面上当然是扯一扯那位大将军为什么要娶一个宫人。
......
“当今长安城内流言四起,臣请率神策军入城巡守宵禁,但凡私下作乱者,臣请杀之。”
王镇站在朝堂上,开口道,当即在身边引起了一阵哗然。
“如今朝野清平,何须外兵入城值守,况且先前王尚书所陈奏的另设北衙六军之事,再加上今日让神策军值守长安城,这神策军的权柄,怕是太过了吧?”
说话的人,名叫魏知古,如今已经是耳顺之年,宦海浮沉多年,走到现在,也已经是右散骑常侍,据说有人准备把他推上宰相之位。
相王,某次更是当众赞其为朝堂骨鲠之臣。
明面上,看似此人走的是直臣之路,凡事多有老成正直之语,但王镇清楚知道,魏知古以前就是相王府的属官,所以私底下到底是哪一派,自然是一目了然。
王镇虚着眼睛,头也不回,就当没听到这人说话。
果然,没过片刻后,属于太平公主派系的几名大臣也跟着附和几声。
吃饭睡觉踩王镇,几乎成为了如今朝堂上的某种政治正确,太平公主就算是再庇护王镇,也不可能事事都替他开口。
等他们说完了,御史中丞陆象先走出队列,向上开口道:“臣主持御史台,近来风闻不少官吏私下收受贿赂,身为大臣却不替国家分忧,反而私下屡有悖逆之言,臣请陛下明察。”
朝堂上大部分时候不会变成菜市场,但陆象先出来的时候,其身边的那几名御史都有些跃跃欲试起来。
“臣附议。”
宰相张说淡淡道,就算此事不是由王镇提议,他也会赞成朝廷制止流言。
入你娘,我能明察什么?
少帝心里笑了笑,很是自觉地看向一左一右坐在自己身边的两人,道:“朕尚且年幼,此等事项不好自专,姑母和皇叔觉得如何?”
相王平静道:“说的有道理,但也无需着神策军入城,大可以再调拨一些十二卫的兵马,各处多加巡视,也就罢了。”
魏知古当即附和道:“大王之言甚善,外兵入城,总归是不合规矩,将士,自当是去镇守一方,职责所在,自是理所应当,但此外却又何须额外揽权?”
这是又阴阳了一句。
太平公主没说话,似乎是代表她没意见。
王镇也没再开口,默默退回队列中。
太平公主居然没给王镇站台,这一点倒是有点不寻常,几名大臣私底下偷偷对视了一眼,开始觉得今儿气氛有些诡异。
接下来又说了几件事,大多逐一通过,能拿到朝堂上说的事,很快,就有人开始说国库空虚的事情。
汇报情况的是户部尚书。
等他一说完,右散骑常侍魏知古就直接开口道:“河西吐蕃为乱,南方南诏不臣,北疆突厥为逆,边关上烽火不断,关中之地又屡次有饥荒大灾,此情此景,陛下,更当效仿古之仁君,收敛好战之心,与民为善!”
一言既出,少帝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身子不由自主地微微前倾,恶狠狠地盯住了魏知古。
朕他娘的只是住在宫中,什么事都干不成,你现在还来指摘我的过失?
少帝冷着脸色一言不发,顿时又有人站出来开口道:“去岁吐蕃遣使求情,又有突厥默啜遣使求婚,而陛下使武夫拒之,一夺金城公主,绝吐蕃之好,二斥北方使者,断突厥之念,如今四方皆迎战于边关,纵能得逞于一时,终究是于国于民无利。
万一边关失守,边疆百姓岂不是顷刻间就有倒悬之危?”
这说的其实是实话,王镇养一支神策军几乎都是时刻处于破产边缘,朝廷需要统筹供养四方战兵,每年花在军中的耗费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但道理可不能这么说,国家的钱不花在军队上,难不成还要给外族交保护费换取自己不挨打?
而且王镇也跟着抬起头,魏知古和旁边那名大臣的话看似锋芒直指当今天子“失德”,但一个撇手,转头就能把罪名按在他王镇头上。
殴打吐蕃、迎还金城公主的是谁?
拒兵于北、血战蓟州的又是谁?
朝堂上迅速陷入沉默,大家都在这时候转动着念头,宰相宋璟开口道:“如今国库空虚,就要着手去解决眼前的问题,臣听闻太平殿下已经钻研出漕运扩建之法,每年可多往关中多运数百万石粮食,不如,请殿下给下官和其他人说说,此法究竟如何?”
太平公主?
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内情的,哪怕是窦怀贞等人,一开始也就是撺掇王镇闹笑话,根本不知道后者的盘算。
但这时候宋璟都开始出来站台了,摆的是太平公主的面子,大家没有驳斥回去的道理。
更何况,数百万石,数目可是已经相当惊人了。
许多时候粮食并非不够吃,而是运不过来,古代的运输条件极差,而且粮食万一保存不慎,发霉腐烂也都是常有的事情。
窦怀贞当即出列赞叹道:“若真能额外运入数百万粮食之巨,此乃安国救民之策,臣等,自当是洗耳恭听。”
魏知古恭声道:“殿下大才,竟能想出此等方略,臣愿一闻。”
“臣附议。”
有那不要脸的,就算是还没听到具体内容,就已经开始疯狂拍马屁,吹捧漕运改制之法。
相王也是有些惊愕地看向自己的妹妹,宋璟的性子他倒是知道几分,自然不可能无端给太平公主站台,终究还是要脸的。
只是,这漕运改制的事若真是由太平公主想出,那就意味着她是想要做些实事的。
她,想要做些实事,也就大概率等于是想要那个位置。
毕竟当年武则天时期的许多臣子还在朝堂上,此刻太平公主做的事,倒是让他们恍惚间觉得又看到了一个......
但太平公主要面对的反扑,绝对会比武则天那时候遇到的更狠。
相王眼神微沉,除却太平公主的心思究竟如何,她越有本事,自己就越是需要忌惮。
自己这个向来随性而为的妹妹,莫不是改性子了?
在众人或是殷切或是阴沉的注视下,太平公主随意指了指人群里的一个人,淡淡道:“此法,并非本宫所创,而是左骁卫大将军想出来的。”
“王镇,既然大家都说你的办法好,那你就给同僚们说说,好在哪里。”
朝堂上,顿时一片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