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封侯
十月中旬,再走一天的路程就能回到长安,王镇倒是没觉得路上多累,只是地方上的一些事和殷勤的官员很容易让人烦不胜烦。
宋璟自那次之后,他和王镇的关系就好了很多,王镇先前开玩笑说要送他几十万贯的时候,宋璟也是唯一一个当面严词拒绝的人,人品其实是很不错的。
王镇准备回京之后私底下串通一些可靠的熟人,自己慢慢形成一个小派系,哪怕是尝试,也要尽可能踏出第一步。
或许有张说,或许有宋璟,或许连李隆基都能进来掺一脚,但王镇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帮谁去争权夺利,本意还是要帮自己。
至于其他的,只能说,大家可以一起进步嘛。
而且他现在还发觉头顶挂靠一个太平公主好处很多,最根本的一点是,现在的太平公主似乎根本没打算去争那个位置,同时大概也是熄了推她哥哥相王上位的心思,所以在最近的朝堂上,似乎显得有些过分咸鱼了。
当然,她还在一力推动罢黜斜封官的事。
“太平殿下此举也算不错。”宋璟评价道。
马车一颠一颠的,宽敞的车厢里,宋璟和张九龄坐在王镇对面,正随意闲谈着朝堂上的一些事情。
“斜封官现在被逐一罢黜,虽说是免去了一项弊病,但随后上位的,也无非是士族世家的子弟,一样是靠着关系上去的,没什么区别。”
张九龄持反对意见,他缓缓道:“朝中有人说,可大开科举,允许更多人做官,但现在每年科举,无论是各科还是武举,其实都有舞弊之象存在。”
“其余为官者,无非是门荫、流外入流、又或者是......”
张九龄看了一眼王镇,后者咳嗽一声,道:“什么话这是。”
“不要随便议论朝廷。”
......
十月下旬,秋风陡然转冷,扑面而来时,已经带着毫无情面的寒意。
黎明将至,星星和月亮缓慢分开,在天边流淌下一抹白色。
天上还没完全亮的时候,张说就已经领着一批官员和仪仗出城十里,准备在城外驿馆处迎接凯旋的大军。
而就仅凭这一项,朝堂上又是一阵对王镇无止休的攻讦,说他没得到朝廷准许就擅自调动军队兵临长安,实在是其心可诛!
“到了到了!”
“来了来了!”
马蹄声在官道上响起,几名骑马的小吏已经先行抵达,两侧的仪仗队伍赶紧都站起身,张说还在打盹,在他旁边还有两个神情不好的人——都穿着紫色官袍,一个年轻,一个比前者年长不少。
许久没有露面的薛崇简,仍是一脸在王镇看来缺少社会毒打的表情,在他旁边的人名叫李重福,正是李隆基先前几次提到的谯王。
当然在李隆基看来,这个谯王多少也欠一顿毒打。
他先前在洛阳私底下听了父亲相王的话,帮谯王遮掩罪状,但谯王被人带到洛阳,言语有些出格的狂妄,根本看不上李隆基。
“好大的派头。”
谯王心里不爽,他自忖是先帝的二子,当初一定是韦后篡改遗诏,把本该归他的龙椅给了四弟李重茂。
所以在筠州的时候,谯王私底下就一直小动作不断,等知道先帝驾崩后,他更是准备直接起兵夺取洛阳,跟韦后一决雌雄!
此举其实也算是奋力一搏。
若是韦后那时候真的如愿以偿,谯王以前跟她的关系又不好,一旦韦后上位,谯王必死无疑。
但谯王在明知道韦后已死朝堂暂且安定之后,依旧在不断拉拢亲信和调动心腹,其心思就是篡位谋逆。
不管是韦后还是少帝,在他看来都不配坐那个位置。
论大义,论名正言顺,都应该是他来做皇帝!
薛崇简在他旁边冷笑一声,不过,倒也没附和说什么,谯王听到他的笑声心里一动,心想着能不能拉拢这位太平公主的儿子。
若是有姑母帮忙,自己何愁得不到帝位!
“到了。”
薛崇简站起身,顺带着提醒了一下旁边打盹的张说,后者揉着眼睛也站起身,两人交谈了几句,自始至终没在乎身旁的谯王。
......
仿佛有一股风在此刻吹起,军中,一道道旌旗迎风鼓荡,旗面下,露出无数士卒的面孔。
这些人大多是万骑禁军出身,但不少人先前跟随李隆基闯过了宫禁,而后又被王镇带去西面借着风沙磨刀,本身经历就不算少了。
一场血战和几个月的出征,
更是直接让大部分将士都洗去了过往的所有浮华。
一群敢冲阵杀人的老卒,正成群结队,如同冬日开头的风迎面而来,让人看了心里一阵胆寒。
但最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只服一个人。
前军队列散开,在驿馆和官员、仪仗的队伍面前停下,一名小吏想要进队列里喊人,但为首的一队骑兵立刻按住腰间刀柄,神情漠然地看向他。
小吏心里一颤,又灰溜溜地退了回去。
张说大步流星,领着一队官员来到军队的面前,他怀里抱着一封“圣旨”,是少帝亲自写的诏令,上面有对王镇的封赏。
“陛下有诏,着右监门卫大将军王镇,及以下诸官僚,速速迎接!”
张说对着面前的人群沉声喊道,但出乎他的意料,整支军队依旧没人动身,只是片刻后,人群慢慢散开,一名青年将军策马缓缓而来。
此刻天光大亮,照在他身上的鎏金黑甲表层,倒映出一层冰冷的光泽。
骏马不耐烦地对着张说喷了一口气,在王镇身后,李隆基着紫色官袍,策马而出;宋璟穿着一身红色官袍,对张说露出温和的笑容;张九龄着青色官袍,在马上对着老师拱了拱手。
在他们身后,一名名着甲的将领都跟着骑马出阵,身上带着一股子睥睨的气势。
张说微微皱眉,片刻后,他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
骄兵悍将,锐气,太重了些。
王镇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片刻后,翻身下马,在他身后的一群文官将领都跟着下马,继而,从张说面前再到整支军队里面,大量的骑兵全都跟着翻身下马。
张说来到王镇面前,低声道:“真不知道让你回京是算捧你还是要打压你。”
那些官员一听说王镇在边关立了大功,就急着把他再喊回来,可这些人有没有想过,他王镇先前在长安是干什么吃的?
“镇不辱使命,今日得胜归还,拜见张公。”
王镇笑了笑,对他躬身施礼。
“王镇奉诏。”
张说看了他一眼,展开手里的诏令,开始慢慢宣读。
“欣闻边关大捷......朕不胜欣慰,王镇有功于国,勤勉忠贞......故加柱国,拜左骁卫大将军、狄道军使,封开国县侯,曰:韦城县侯。”